核心提示:淮阳人宋广福耗费30余年心血,倾百万家产,走遍全国数十座城市收集古今中外各种各样挂历13000多本,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成为全世界收藏挂历第一人。他在自己家里办起了“挂历收藏馆”,有人出巨资要购买他的挂历,他坚决不卖,他希望在郑州建一个“挂历博物馆”。
从收藏烟盒开始
淮阳古称陈州,因历史上老包下陈州,而闻名全国。淮阳县城环绕着万亩碧波荡漾的龙湖,在龙湖西南隅有一个小岛,叫做“弦歌台”。据说2400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陈蔡断粮”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后人为纪念他“绝粮七日仍讲诵、弦歌不止”而建“弦歌台”。
收藏挂历的宋广福就住在“弦歌台”。沿着湖间小道走去,路边“历史缩影艺术荟萃,大千世界尽收眼底——挂历收藏馆”的彩色招牌跃入眼帘,老宋听到我们向路人打听他,就打着雨伞出来迎接。他家的大门上依然悬挂着“挂历收藏馆”的匾额。步入院子,宋广福指着二层小楼说:“楼上四间房子就是我的挂历收藏馆。”抬头看去,两个房门上也都悬挂着匾额。
今年51岁的宋广福从小就喜爱收藏,看到烟盒、火柴盒和糖纸就捡起来,上小学时开始收藏毛主席像章,上初中时开始集邮。老宋说:“我第一次见到挂历是在1975年高中快毕业时,我到一个同学家去玩,他家墙上挂着一本像杂志那么大的挂历,封面是红旗渠,彩色的,很漂亮。因为那时照片都是黑白的,看到彩色的挂历我就想要。我向阿姨约定好,让她年底用过给我,阿姨很痛快就答应了。”
吃商品粮的他,高中毕业就下乡锻炼。由于在广阔天地表现好,1976年宋广福被烟台海军招走。在部队,战友家里来信很多,看到好的邮票,他就揭下来收藏,这大大丰富了他的邮票收藏量。就这样,宋广福慢慢成为收藏的杂家。
从杂家变为挂历收藏家
1986年,以副连长身份转业回来后,宋广福被安排在淮阳县工商银行当办公室主任。这时,挂历风靡全国,新年到来之前,亲朋好友相互赠送挂历成为时尚。
离开部队,战友们相互思念,为了表达思念之情,每到新年之即,全国各地的战友就给他寄来挂历。在宋广福眼里,这挂历不仅仅是挂历,它包含着战友的一片浓浓情意,于是,他就把每年收到的挂历珍藏起来。到了1990年,宋广福收藏的钱币、邮票、门票、字画、挂历已成“规模”,在一次淮阳县举办的个人收藏展中,他的收藏量引起关注。
他高中时的一位老师听说了弟子收藏“业绩”,登门去参观。参观完毕,老师说:“现在你收藏的内容很多,你也没有那么多资金和精力,因为邮票、字画收藏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比你收藏得还要早,你应该专收一项。”宋广福受到很大启发。挂历一词出现在《辞海》里是1980年后的版本,“现在收藏挂历的不多,从此与挂历结下了不解之缘。宋广福把一些字画、钱币卖掉,邮票收藏由每年定的6套减为一套,把资金和精力全部倾注到挂历收藏上。他通过5个渠道进行收藏:买新换旧——看到谁家有自己没有的挂历,他就在新年前买新的挂历去把旧的换过来;从废品中收藏——他的一个亲戚在郑州收废品,他让人家把收到的所有挂历买下来;逛旧货市场——当时郑州黄河饭店后的金水河边每到星期天有很多卖旧东西的人,宋广福每个星期天就来郑州到那里转,发现挂历全部买走。后来,他又到天津、上海旧货市场去转;委托个体书店以新换旧——新年来临前,他购买大批新挂历给淮阳县城的个体书店,让人家拿自己两本旧挂历换一本新挂历;朋友赠送——他收藏出名后,他的朋友们出差也帮助给他买挂历,回来送给他作为礼物。
在他收藏10260本挂历的1998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派人到淮阳确认他的藏品后,将他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向他颁发了各类挂历收藏数量之最。只见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封面上写着:“宋广福(河南淮阳)1997~1998年5月收藏(其中有铜版纸、布纹纸、宣纸、贴塑、全塑、锡箔、木质、竹质、绸布、绒布、立体画面、旋转画面、动态画面等;最早的为1953年;最大的长3米、宽2.4米;最小的长4厘米、宽3厘米)。”
截至目前,宋广福花在挂历收藏上的资金达到100多万元,收藏不重样的挂历又上升到13000本,最古老的是1916年的月份牌,还增加了20多个国家的挂历。老宋高兴地介绍说:“中国出版的挂历,从1950年至今我一年也不缺。我收藏最贵的一本花了5000元,是郑州一家饭店为纪念香港回归定做的,我听说后,去和饭店说定,他们用完后我买走,结果人家要了5000块。”
不得不买断工作
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后,媒体进行了报道,老宋成了收藏界的名人。太原市副市长马千里看到报道后,写信表示祝贺,同时告诉老宋他有200本挂历,说要送给他。老宋兴奋得不得了,马上带着家乡的特产前往,从中挑选出50本背回来。热情的老干部还给他题词、刻字作为留念。
内蒙古包钢集团销售公司张经理也是挂历收藏迷,看到报道开着车来到淮阳拜访,看了老宋的藏品后说:“你是第一,我争取当第二。”
老宋对藏友是慷慨的,2005年,上海一位专门收藏“文革”内容的人和他联系,请他忍痛割爱将1966~1975年的10本“文革”挂历卖给他,要多少钱给多少钱。他并没有狮子大开口,10本佳品只要了5000元。
几年来,老宋应邀带着他的藏品先后到国家军事博物馆、杭州、广州、温州、郑州、洛阳等地展出。2000年国庆节在杭州展出时,一位70多岁的老干部看中了他的10本挂历,天天去看,很想得到。他看老人那么痴迷,就狠狠心割爱送给老人,老人拿了10本自己的挂历来与他交换。
收藏是项十分费时费钱的工作,如果要当成事业做,就更加费时费钱。为了挂历收藏事业,2000年,他下决心买断了工作,单位一次性给了他10多万元。他先后又投入到挂历收藏中。
节衣缩食搞收藏
收藏不仅费时,而且费钱。宋广福对藏友慷慨,可对自己十分苛刻,为了收藏,不仅自己多年没有添加新衣服,妻子、儿子也跟着受罪。
25岁的儿子谈了一个对象,两个孩子相互满意,感情也很深。在准备订婚时,女方家长突然提出:限老宋在20天内在县城买一套房子,马上可以结婚。可一套房子需要十几万元,老宋无能为力。这门婚事只好罢休。他儿子说:“当时,我心里很难受,埋怨爸爸,钱也没攒住,就有那么多破挂历!后来,我也理解了爸爸,这毕竟是他唯一的爱好,也是他的事业。”
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下岗的妻子只好到个体企业去打工。老宋刚转业时为了多挣点钱,给别人剪塑料袋,两口子晚上去给人家剪,一个给二厘钱,一剪就是半夜。夏天去北京收藏挂历,晚上他就买一份报纸往地上一摊睡在北京西客站的广场上。北京战友打电话问他住哪里了,他回答住在火车站招待所。痴迷收藏的人就是这样,不吃不喝可以,但见到喜欢的藏品却十分大方,多少钱都在所不惜。“我现在一个月不到北京、郑州旧货市场看看,心里就像猫抓一样难受,恐怕有好挂历被别人买走。可没钱就寸步难行,从1995年开始,我采取以挂历养挂历的办法,自己设计、制作、销售挂历,这样可以以旧换新,也可以挣钱去买挂历。”他说,第一本挂历是淮阳风光,印刷2万本,在淮阳很受欢迎,挣了数万元。但这几年,挂历逐渐失宠,去年只印刷5000本,没挣到几个钱,但是他为宣传淮阳旅游资源作出了贡献。眼下,他正在准备出版2008年的荷花挂历;北京一位淮阳籍著名画家,委托他设计的作品挂历和台历已经完稿,但苦于资金,还没印刷出来。 家里成了挂历博物馆
走进他的挂历收藏馆,真让人眼花缭乱,4间房子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挂历,地上摆放着分门别类成捆的挂历。他把这些挂历分为:历代书法、历代绘画、文物国宝、伟人风采、中国杂技、中国剪纸、祖国风光、中国明星、中国钱币、中国邮票、人体艺术、国际摄影、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100多个专题。
挂历不仅是艺术的荟萃,也是历史的缩影,展现着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精华。看到他收藏的1950年的挂历让人回忆起难忘的岁月,黑白画面是:北京和平解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开国大典阅兵式、百万雄师过大江、政协一次会议召开、朱总司令在开国大典上等。1953年的挂历,让人们可以想象和回味当年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其中的画面有:天津钢厂出钢的场面、妇女签名拥护和平、黄泛区小麦丰收、塘沽新港、烟台苹果丰收、庆祝国庆三周年等。1968年的挂历则充满了“红色色彩”,彩色画面有: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毛主席检阅部队、受检阅部队、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接见群众、毛主席在火车上等。
记者还看到30个大包,老宋介绍说:“这里面是我出去展览的精品,一共是90个专题,每个包里是3个专题,每个专题10本。”他打开让记者开眼界,其中有一些他自己设计的缩影挂历。“因为这些挂历是特别珍贵的,我不能来回拿,这样容易损坏,我就搞成缩影,不耽误大家欣赏。” 经过收藏研究,老宋发现:挂历属于舶来品,在中国的历史已有80年;而台历是中国人的发明,最早是做生意的人记账的小本,有人看到这是一个可做的生意,就专门生产台历卖给做生意的人记账。他还撰写了《浅谈挂历发展史》、《谈谈挂历的艺术分类》、《试论挂历的广告作用》等论文在媒体上发表。
期待投资者
宋广福收藏的挂历已成为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不能用金钱来衡量。2001年,广州市博物馆发函给他,愿意出200万元买走所有挂历,被他拒绝。去年,温州一位个体老板情愿出资300万元买他的所有挂历,也被他拒绝。香港华商杂志社下属有一个拍卖公司,去年,杂志社社长、副社长亲自到他家考察,然后和他商量,让他以500万元作底价到香港拍卖,他没有答应。
河南省文物局一位老局长听说后,专程来到周口,在周口市文化局局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挂历收藏馆,看后激动地说:“别说300万、500万,就是1000万你也不要卖,这就是文物,它反映了历史。你要爱家乡、爱祖国,把这些挂历留在家乡。你赶快写报告,我回去帮你呼吁,争取在郑州建博物馆。”
宋广福说:“这些挂历饱含着我几十年的心血,就像我的儿子一样,我是不会卖出的!但我不能让它们长期藏在我家里,我很想让大家和我共享这些艺术品,让大家通过挂历了解走过的岁月,如果有人愿意出资,我想把博物馆建在郑州市。”
据他了解,全国现在有1000多家专业博物馆,北京就有100多座。如中国西瓜博物馆、上海有证券博物馆、杭州有扇子博物馆、合肥有毛主席像章博物馆,等等。河南省这方面比较落后。
他已经写出了“中国挂历博物馆项目规划”,博物馆需要占地10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需投资500万元。但愿这个博物馆能建在郑州!为郑州市旅游增添独一无二的亮点!
( 作者: 记者 赵国锋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