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白沙镇创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方法的调查与思考
核心提示
中牟县白沙镇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要求,建立了“村民组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联户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监督的新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徐光春批示说:“白沙镇对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做法值得总结借鉴。”
中牟县白沙镇,紧邻省会郑州,古时的重要驿站,如今新兴的繁荣村镇,现在正面临新的机遇和发展。
时间追溯到去年下半年的一天,白沙村的村民联户代表大会如期召开,会议要决定一项不大不小的“难题”:村里建文化广场,有35户村民需要拆迁。但是,部分拆迁户不愿离开他们世代居住的老宅。
联户代表大会开始了,农民群众手持选票,走进投票现场,规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100多名由全村农户选举产生的联户代表,就这件全村老少关心的事议得热热闹闹。经过表决,绝大多数联户代表认为建文化广场对于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很有必要。按照大会通过的决议,村“两委”负责拆迁和广场的施工建设,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村民看戏、娱乐再也不愁没地方。
“这在以前曾经是不可想象的。”村民们说,在没有确立联户代表大会制度之前,一般是村“两委”说了算。
白沙村的变化,缘于村组“三会”制度这一新的村治新模式。
目前,白沙村在内的中牟县白沙镇23个行政村,农户们都选出了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全镇共选出家庭代表1万多名、联户代表1000多名,他们都可以在联户代表大会——这个常设性的平台上博弈后形成代表村民意愿的最终决策。
如何让老百姓当家做主?
村里的“难心事”催生“白沙模式”
“我们也是走着捅竹竿,走一节算一节。在边探索边总结中形成的一套完备制度。民主成本低,矛盾消化在村组,激发了群众的创新精神。”在白沙镇,该镇党委书记朱麦囤介绍说。
说起“三会”制度,就不得不说起那些曾经让村干部犯难、村民们窝火的难心事儿。
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各自经营自己的土地,有时候连会议也召集不起来,村委会没人照面,群众有事没处说,个别村干部一人说了算,一些村组干部决策随意性大,个人独断专行,做事不民主,搞得村里财务政务乱成了“一团麻”,村民怨气很大。
如何重新“洗牌”换脑筋,真正让老百姓当家做主,让村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管,更有效地解决那些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成了白沙镇当时最为紧迫、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
2004年伊始,白沙镇开始了初步探索;2006年,他们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研究制定出一系列详尽并富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用中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延中的话说,“白沙镇的做法用数字归纳就是‘一十百’,做起来复杂,用起来顺手,群众满意顺心。”
所谓“一十百”,就是1户推选1名家庭代表,从10名家庭代表中推选1名联户代表,组成村联户代表大会,由村民组长和组内全体联户代表组成村民组委员会,从100名家庭代表推选1名村务监督员(按照10比1的比例从联户代表中民主产生1名村务监督员),组成村民监督委员会。
“三会”制度的核心就是——村党支部形成政治上的领导,村委会依照村支部和联户代表大会的决议展开工作,监委会在联户代表大会的授权下,对村干部勤政廉政情况进行监督,并审议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各守其责,正确用权。
“三会”制度还明确规定,监委会成员不得由村组干部及其配偶、亲属担任,监委会主任轮流担任,轮值期限一个月。联户代表大会每月召开一次联户代表会议,听取村“两委”月度工作报告和监委会关于村财务收支通报,对涉及村情民意的有关问题向村组干部面对面提出质询。
“代表是大伙儿选出的,决定的事执行起来就好办多了。”在村民联户代表会上,村民们有了正式表达的渠道,公平参与,集体决策,心气儿顺了,村里的工作推开了。
这种新的村治模式,因为有法可依并充分表达了民意,取得了良好成效,很快普及到白沙镇的所有行政村,这种被称为有效加强农村管理的“白沙模式”,随即吸引了方方面面关注而探询的目光。
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交给群众
村务公开拆掉了原先的“篱笆墙”
“以前村里的账目不清,村民有意见,相互之间勾心斗角,闹不团结。”在杜桥行政村十字路村民组,推选出的村民组委员会成员王保安代表村民议事,感觉肩负的责任重大。
三年前,杜桥村的家族势力严重,经常闹矛盾,村民出行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意见很大。在联户代表大会上,联户代表主动提出村北3.7亩的废弃大坑出租,租金用来改善村容村貌。村“两委”向全村群众进行竞标发包,最后以27万元竞拍成交。同时,村民组委员会迅速成立了理财组、质量监督组,公开招标施工队开始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大“整容”。经过紧张的施工,村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修建了近2000米水泥路和排水沟,安装了40座路灯,家家门前建了垃圾池,村庄越来越漂亮,住着越来越舒畅。
“三会”制度推行后,村里实现了村务公开,拆除了干群之间的篱笆墙,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现在是老百姓最满意的时期,一些矛盾在村组就消化了,村干部工作轻松多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吴留屯说。
白沙镇康庄村,楼房林立,村庄整洁,这个村的8个村民组共2100多人,郑州市的重点工程——郑东新区热电厂、天瑞水泥等大型项目的规划建设涉及200多户村民的整体搬迁。由于监委会及时监督审核,村民组委员会的直接参与,村干部所经手的高达3000多万元的征地款、青苗费及附属物等费用无一差错,杜绝了经济问题的发生。在短短的10天时间,该拆迁的全部拆迁完工,无一起上访和安全事故。
“换了在过去,这事由村干部几个人定,老百姓总认为他们从中不知得了多少好处,意见肯定很大!”一位村民感慨。
在制度的保障下,白沙镇各村从集体发展思路到具体的村庄规划、哪条路该修、村自来水池该建在哪里,以及公共卫生整治等,所有村级大小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都交给群众,群众主动参与管理,民主决策,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中,共同建设家园。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
“三会”制度赢得了民心
“三会”制度刚刚施行的时候,白沙镇大雍村村民郭玉喜被推选为村监督委员会委员,他诚恳地说:“原先给村提问题,心里有顾虑,现在可以敞开心底,意见建议件件有回音。”
在实行“三会”制度的村庄,村“两委”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办起,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群众多年来饮水难、行路难、照明难等一系列问题,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2007年10月,杜桥村召开的联户代表大会上,联户代表提出村北变压器被盗、村民浇地难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吴留屯当场答复大家,无论村集体经济有多难,春节前一定解决。为确保下次联户代表大会兑现承诺,会后他向村组干部倡议,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村组干部每人垫资2000元,先购买变压器设备,及时解决了群众浇地难。村民们说:“现在的干部作风真转变了,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这样的干部俺拥护,俺赞成!”
自“三会”制度施行以来,白沙镇通过“三会”决策重大事项共1130多件,群众满意率达100%,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380条,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26件,已解决212件。
由于民主渠道得以畅通,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白沙村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村委会主任罗新政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村民组长一人说了算,现在像修路、建文化广场这样复杂的事情,大家伙举手表决,复杂的事情容易了。村民心情也好了,都一门心思想着发展。”
有了民心,就不愁发展。如今的白沙镇,入驻企业达到160多家,去年实现财政收入53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45元。全镇60岁以上老人和16岁以下未成年人,人人有生活补贴。两年来,全镇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事件,23个行政村的300余名村组干部,没有一人违纪违法,全镇呈现出干部勤政为民、群众心和气顺的良好局面。今年上半年,该镇财政收入达到4420多万元,年底有望突破8500万元。
“归根结底,实行村组‘三会’制度,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权利,实现了农村基层政治建设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中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延中说。
“白沙镇的做法,探索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监督的新途径。”前不久,由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三级纪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白沙镇的做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组认为,这种探索仅完成了第一步,下一步应当由有关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建立起相关配套的制度,使“三会”制度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得以真正完善,才能健全其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 从而带动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 作者: 本报记者 潘 燕 王思俊 文/图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