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庄,曼哈顿,两个词语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关联,而在燕庄人眼中,一个代表了从前,一个代表了未来。
40多年前的燕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因毛主席视察而声名鹊起;十几年前的燕庄,是鳞次栉比的房屋,以出租房闻名郑州;而今天,燕庄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郑州“曼哈顿”,一个即将崛起的金融中心,燕庄,以自己独有方式破茧成蝶。晚报记者 王战龙 实习生 李楠/文 晚报记者 白韬/图
1960年
“毛主席来到俺们村!”
1960年5月11日,台历上普通的一天,却让燕庄人铭记心中,因为那天,村里来了个大人物——毛主席。
其实早在5月11日之前,已经有消息传开,说是有个大干部要来视察燕庄农业。当时的燕庄隶属祭城管理区,下辖黑庄、聂庄、沈庄、司家庄、黑朱庄5个自然村,麦浪滚滚,与周边村子相比,农业发展相当不错。
“那天一大早,俺们村的干部就被组织起来,挨家挨户通知村民,不要四处走动。随后,开始有警戒人员进到村里。”当时村支书吴玉山的儿子,现年60岁的吴东方回忆,那年他才12岁。
下午的时候,几辆黑色轿车停在了田边,从车上下来几个领导模样的人。村支书吴玉山被叫了过去,其他人站在离车队几十米远的地方等候。
“啥大人物来了?”田间干活的农民纷纷交头接耳,随着神秘来客身影的渐渐清晰,“主席?是毛主席吗?真的是毛主席,毛主席来到俺们村了!”人群骚动起来。
在当时的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考察了燕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半个小时后离开。站在燕庄麦穗初吐的田地里,主席曾与村支书吴玉山有过一番简短的谈话。据吴玉山的回忆及后来新闻报道,当时的谈话内容大抵如此:
主席问:“麦子收了种什么啊?”吴玉山回答:“蜀黍”。主席追问:“蜀黍是什么?”吴玉山两手一比,笑着对主席说:“这么长的玉米。”
主席指着旁边的田地又问:“那边地里种什么?”吴玉山说“水稻”。主席惊讶地说:“这里还能种水稻?还是一麦一稻好。”
主席“一麦一稻”的指示,彻底改变了燕庄的种植模式,燕庄人开始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生活,收完麦子种水稻的模式也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最后一块田地的消失。
现在,郑州市金水大道边,许多当年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独留一座穆青亲笔题写的“毛主席视察燕庄纪念亭”的亭子,记载着一代伟人的足迹,也见证了毛主席曾亲自下麦田慰问老农这一难忘的瞬间。
上世纪80年代 “走,到燕庄租房去”
燕庄其实早有名气,传说明朝时,皇宫一内卫侍臣燕氏在此筑有一座花园,后因犯法被满门抄斩,花园荒芜,人们陆续迁此安家。因燕氏花园在先,遂取名燕庄。
毛主席视察后,更使得燕庄名声大振。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紧临燕庄,一座新建的贸易货栈兴起,给了燕庄一个更好的发展契机,谁也不曾料想,贸易货栈几乎改变了燕庄之后近20年的发展走向。
“刚开始,汽车配件会等各种交易会频繁召开,有先见之明的人就摆张桌椅,专门租赁展位给外地客商。”吴东方回忆。而南来北往的客商拥到这里,货栈周边零星的旅店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多的人流。无店可住的商人把眼光盯向了邻近的燕庄,他们开始敲开村民的家门,希望能住在他们家中,并像旅社一样支付每日住宿的费用。燕庄人看到了“钱景”,一块简易的牌子,写着出租,几块木板、一床被子,3元钱一晚上,燕庄式家庭租赁业就此起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燕庄求租的人越来越多,租房者已不仅限于那些商人,越来越多的是一些为了理想而来郑州寻梦的人。这里离中心城区并不太远,更重要的是租金低廉,因此颇受青睐。
流动人口潮水般拥进,狭小的房屋已经无法容纳,燕庄人纷纷开始筹钱建新居,从开始的省吃俭用到后来发展到专门贷款建房,房屋扩建潮在此后20年不断涌现。一层变两层,两层变三层……
人们将当时燕庄密集的建筑拥挤程度形象地描绘为“牵手楼”“接吻楼”,房屋租赁价格也从开始的三五元,发展到100多元、200多元不等。吴东方的三儿子辞去了社队企业的工作,回家专职搞房屋租赁。
2004年 “规划向城中村说再见”
2003年,郑东新区的开发被推到了前台。“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郑州楼市也随着东区的开发展开,跨过了素有“楼市金边”之称的107国道,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区域。
随着市中心可开发土地的日益减少,老城区的土地越稀少越珍贵。在这种情况下,与郑东新区相连的几条主干道沿线的土地,成了香饽饽,炙手可热,尤其是在临近郑东新区的这一段。
在当年政府城市规划公告中,金水东路的改造是2006年城建5项最重要工作中的一项。
在郑州市金水路东段改造项目中,燕庄村的改造是重中之重。“燕庄的城中村改造说了不是一天两天,早在2003年,已经有风声说燕庄要进行搬迁,2004年,这件事被列入政府的正式议程,却迟迟没见动静。这次,燕庄真的要搬了。”2006年,省会某报纸曾如此伤感地写道。
最为伤感的是那些房东和租房者,接到房屋拆迁通知后,燕庄村民张善伟送走了最后一户房客。那是一户在他家已经住了将近10年的老房客。“我都不在这儿住了,你还在这里做什么呢?”搬走那天,张善伟对那户人家说,虽然有些不舍,但说再见的时候毕竟到了。
2006年3月25日,燕庄村内第一户村民的楼房开拆。8月中旬,最后一栋楼成功爆破,“燕庄”从此被历史的尘埃封存归档,代之而起的,将是郑州的“曼哈顿”。
2006年始
融入郑东新区的“郑州曼哈顿”
如果把金水路比做一条项链,郑东新区比做一颗珍珠,燕庄所处的位置,就在珍珠和项链的接口处。有人曾如此形象地比喻燕庄的位置,更有人认为燕庄像是东南板块的一个“气眼”,燕庄改造了,未来路南北打通了,东南板块就活了。
燕庄西边紧靠金水河,北边是未来路,东边连接立交桥,比邻老107国道,南边紧靠着建业花园等高档住宅区,在燕庄的旁边,新亚国际饭店和德亿大酒店比邻而建。
“燕庄的位置,在地产界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地段。”一位房地产界人士发出感慨。
那么,燕庄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燕庄改造后的规划名称叫做“郑州曼哈顿广场”。项目投资将达30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30余幢30层以上的商务楼,而金水路一带改建后,也将形成以“风”、“水”为主题的城市景观,燕庄地区的整个建筑风格将融入郑东新区CBD景观。
河南升龙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亿曾满怀信心地抛下豪言壮语:“以国际化眼光、标杆性尺度把它做成精品,打造成郑州市的金融中心及新的商业中心,使其成为金水东路上的标志性建筑群。”
现在以燕庄为核心,在金水东路、中州大道、未来路3条主干道围合的区域内,包括浦发国际金融中心、曼哈顿广场、广汇PAMA以及盛润置业等多个郑州顶级写字楼已经陆续面世。“在3条干道合围区域内将形成新的城市中心”的预言,仿佛触手可及。
据说燕庄改造后的曼哈顿广场将规划13万平方米的商业,沃尔玛、赛格数码等知名商家将入驻这里的国际名店街,从而一改“东区无商业”的历史。
“500商家即将炫亮登场,与沃尔玛共同创造财富”“征服世界的力量”“世界级财富影响力”“财富名利场,郑州华尔街”……临街墙面上的广告语,淋漓地展示着燕庄的未来。
作为“城郊”的燕庄,封存着人们对一代伟人的追忆。作为城中村的燕庄,它的色彩急速退却,燕庄从此成为 “过去式”,加速到来的“曼哈顿”将使曾经的燕庄,再随新的历史起舞。
1.2001年11月2日 郑州市召开户籍改革工作会议,对11月1日开始实施的郑州市户籍制度改革做出部署。此次户籍制度改革,主要对投靠亲属入户、出生入户、购买商品房入户、投资纳税入户、工作调动入户、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入户及成建制迁入等7项内容大大放宽了条件。
2.2001年11月14日 受郑州市政府的邀请,世界顶尖级城市规划设计方面专家云集裕达国贸饭店,参加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暨起步区概念规划评审会。“发展郑东新区,再造一个新郑州”,它对于郑州推进城市化进程,拉大城市框架,优化生态环境,提高文化品位,实现把郑州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为了转变职能,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则,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公平执法,2001年11月18日,郑州市工商局与所办的苑陵商场、京广鞋城等20个市场全面脱钩。
4.2001年12月1日 郑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
5.2001年12月26日 郑州市环城快速路全线通车。该工程全长43.7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总投资15.83亿元;新建7座立交桥、26座人行天桥,新建和改建道路工程22.3公里,配套建设了各种管线、绿化、照明、交通设施等8项工程。
郑州晚报 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联办
( 作者: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