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拆迁,两棵老葡萄树挪哪儿?》让许多市民想起“我家门前那棵树”
近百个电话都想要那两棵老葡萄树
房地产商、酒店、普通市民、田间农户……想领养张家两棵老葡萄树的读者近百人。
樱桃树、香椿树、泡桐树、石榴树……张家的两棵老树让许多市民想起“我家门前那棵树”。
大家的热情让张保灵、张保中姐弟始料不及,关于老树的去向,张保中说还得和哥哥、姐姐们商量一下。
葡萄是财富的象征
康百万庄园传人说他们那很适合种树,还有园艺师傅照顾
关于张家老树的报道中(详见本报18日A03版),张保中曾说,觉得自家葡萄树比着康百万庄园的那棵老树差不了多少。
昨日下午,康百万庄园第二十一代传人康健博来电说:“把那两棵树移我这边来吧。”
他所选择的移植地在郑东新区,清华大学河南教学站会馆门口,他说这里很适合种树,还有专业园艺师傅照顾。
庄园里的那棵老树伴着康健博成长,如今他常居郑州,但是老树受保护,政府不让移。
“在我们家族中,葡萄是财富的象征,它果实累累。”他说,祖上从新疆移来了上好的葡萄品种,那果实甜、籽儿小,就像张保中姐弟所说,给周围邻居几串尝尝鲜比给钱还好。
他还说,葡萄树夏天遮阴,冬天挂雪,什么时候都是一景。
夏天想在葡萄藤下乘凉
现代化小区住户钟情老葡萄树,想构建更好的生活环境
住在城东路世纪之星小区的冯老太太说,她住的小区里有葡萄架,空着,觉得浪费了,想让张家来考察下环境,自己给物业上牵个线,移过来。
“我们老年人,夏天在葡萄藤下乘个凉、下个棋,多美。”冯老太太已经开始憧憬未来。
鑫苑都市领地的一位老先生也行动了,他拿着周六的晚报,找到了小区物业主管王郑茂。当晚9时许,王郑茂代表小区打来了认领电话。王郑茂说,移到自己小区的最大优点是,小区和张家老屋仅一路之隔,离得近,能常走动,延续的就是这么一份感情。
紫荆山南路紫南花园小区、紫荆山路康城棕榈泉小区等多家房地产、物业公司也来电报名认领葡萄树。
某小区物业人员说出了众多同行的心声,两棵老葡萄树虽小,但有张家的情谊,有小区建设者的心意,能让业主住着舒服点,更增添一份家的美好感觉。
臧晓辉是金水区中心敬老院的负责人,敬老院虽不同于现代化小区,但他的建园想法却也和他们差不多,“我就是想给老人们构建个好一点的生活环境。”
弄个青少年教育基地
中牟的刘西保想把张家的老树移植到自己的地里,再种点其他果树,让城里的孩子来看看
中牟刘林镇的农民刘西保平时搞建筑,家里的地转包给了别人,他想把这些地免费提供出来,将张家的老树移植到这儿,然后再在地里种点杏树、李子树、苹果树啥的。
“咱郑州不是有个青少年教育基地嘛,我这儿就专门弄个果树类的基地。”他家的地离郑开大道就一里多地,周日组织一下,孩子们就能坐车来看看。
让刘西保想到这些的,是张保中关于幼时家中分吃爆米花、黄鼠狼偷鸡的回忆。他也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有着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回忆。
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孤单,远离自然,不识五谷,刘西保觉得,这样不美好。
他想留给孩子们的,是关于自己这一代人的那份念想,还想给孩子们创造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念想。
重新唤起心底那份旧情
很多人都记起了小时候家门口那棵老树,儿时的快乐永远留在心底
张家人对两棵老葡萄树的感情,为许多晚报读者带来了一份怀旧之情,让他们想起儿时家门口的那棵老树。
已过而立之年的李果爱吃樱桃,家院子里的樱桃树上是他小时候最喜欢待的地方。每到樱桃成熟时,放学回家,丢下书包,他就爬树上摘樱桃吃去了,一直吃到饱,连晚饭都省了。
还记得泡桐上结的喇叭花吗?冯彩云和朋友们最喜欢的,就是花蕊中的那点蜜。把蜜吃了,花还能当喇叭吹。生物课里学到花的“雄蕊”和“雌蕊”,她就是想着喇叭花记下的。
张小文最怀念的是门前的那棵香椿,弄根长长的竹竿,竹竿上绑着铁丝弯的小铁钩,就能去钩香椿了。这可是个技术活儿,竹竿太长难控制,但钩完了就是享受,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就一个字“香”。
让王光义闭上眼睛就能想起的,是邻居家院墙里伸出的火红石榴花,他把一朵石榴花戴在了初恋女友头发上,现在她已经成了他孩子的妈。“嘿嘿,那时候也不知道有玫瑰,不过一样都是花。”王光义笑得心满意足。
讲故事的几个人都已找不到印象中那棵老树的踪影,连照片也没留一张,但儿时的快乐还在心中。
秋天是移栽的好时候
行家认为这活儿不难干,经过冬季休养,到了春天,老树就能缓过劲儿来
都说“人挪活,树挪死”,张家为两棵老葡萄树寻求领养,但这移植毕竟是个大手术,两棵老树能受得了吗?
郑州市中原太阳红果树花卉研究所的孟建民认为:成活率很高,基本没问题。
作为一名业内人士,孟建民看到晚报后,就独自寻到建新街的张家老屋去了。“我扒着门缝儿看的,就是报纸上的那棵树。”
在孟建民眼里,门口的老树两米多的身高不算高,枝条长的有三四米,移的时候得截掉几十厘米。老树的根系应该比较发达,挖的时候有技巧。
老孟说,这点儿活儿外行人不行,让他这种专业人士出手,一会儿就干了,弄个面包车都能拉走。
重要的是,秋天并不像我们印象中那样,不适合树木移栽、成活。恰恰相反,秋天是移栽的大好时候。
由于地温比较稳定,经过整个冬季的休养,到了春天,老树地下先扎根、枝干后发芽,就能缓过劲儿来。
老树移植是个问题
城市改造快,却很少有人会花心思移植树,其实很多都是宝,毁了太可惜
“现在旧城改造速度这么快,那些树没人管,可惜了。”接受完记者采访,孟建民又把电话回了过来,他觉得城市中老树保护的事儿得说说。
虽然在他眼里,张家老树从品种、树景价值上一般,但他在那片拆迁区发现了宝,一株身高三四米、直径约10厘米粗的广玉兰,判断树龄不低于10年。老孟说,自己周六发现了这株广玉兰。
城市拆迁私人养的老树多无人照顾,在不懂行的人手下,就那样给推倒了。
其实,老郑州们在家中种植的老树,很多都是宝,却很少有主人会花心思把树移植或卖掉。
石榴树、木瓜树、紫藤、琵琶树……住在西郊的老孟从不少拆迁工地上发现了这些活了五六十年的老树。他管它们叫“植物古董”,他还有个名词儿叫“有效树种”。
老孟说,树是有价值的,比如品种好、观赏度高、树龄大,等等。
拆迁工地上,他见到了许多被砸得不像样子的好树。
“大家对保护这些植物没有概念。”主人家没有心思,相关的法律、法规暂时空白,政府部门、建筑行业没有这一块儿工作,独剩下爱好者和搞研究的人挂心。
其实现在的植物移植技术先进多了,多大、多娇贵的树都能想法儿移活,老孟觉得,应该呼吁大家多关心城市改造中老树的移植问题。都说“十年树木”,种棵好树不容易,毁了可惜。
( 作者: 晚报记者 张柳/文 张翼飞/图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