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陈世强等28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在全国推行信阳“禁酒令”,禁酒令这个曾频现媒体的老词汇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信阳禁酒令始于2007年,它的闻名与一个数字有关——“2007年上半年节省公共招待费用4300万”,这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工作要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的说法不谋而合。那么信阳禁酒令缘何能够成功,是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化模式可以在全国推广?带着疑问,本报记者来到信阳寻找答案。
禁酒令改变的生活
“服务员,‘上酒’!”
2009年3月12日中午,在信阳园林大酒店,邱玉鹏吆喝了一声,服务员会心一笑,一大杯“白酒”上来了,豆香四溢,所谓的白酒不过是豆浆,服务员已经习惯了他的戏谑方式。
在酒店的一角,一个大型的豆浆机跟前,服务员忙忙碌碌,喝豆浆已经是“午餐”最受顾客青睐的开胃品。园林大酒店距离原信阳市政府三四百米,公务招待曾是酒店的主要客源。
酒店经理杜德华说,酒店原本没有豆浆机,有豆浆机的时候是2007年,那年信阳市委下发文件,禁止公务人员在工作日中午饮酒。
禁酒令发布之初,杜德华和普通民众一样,认为多是过场走秀,然而没有多久,她发现的确动真格了:在当地电视台、报纸上,一批因中午喝酒的干部被曝光处理。
那天起,酒店里原本“明星级”产品的各类酒水,地位逐渐一落千丈。杜德华决定引进豆浆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迅速地,豆浆机涌进了各家饭店,尤其是经常接待公务招待的酒店。
邱玉鹏是酒店的熟客,他的身份是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偶然有些接待任务,邱玉鹏说,陪饭最多的,一天需要多次串场。
“吃饭不喝酒,说啥啥没有”,“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对于民间流行的顺口溜,邱玉鹏深有体会,喝酒,在接待中已成为一种习惯。
如北方许多城市一样,酒文化,在这个豫皖鄂交界地根深蒂固。现在,邱玉鹏习惯端着酒杯的手,更习惯端着豆浆。
在邱玉鹏看来,禁酒后,饭局的时间也比平常缩水了,“一般需要两三个小时,围着桌子迎来送往,没有了酒杯,三四十分钟,结束‘战斗’。” 从来没有午休习惯的他,现在可以顺便回家,小憩一会,一天的生活,健康而简单。
禁酒令,将邱玉鹏拉回常人的生活,正如他所期盼的。
禁酒令改变的城市
2007年上半年,仅酒一项开支,信阳就节约近4300万元
如果时光逆流到两年前,您经常可以在信阳某些机关单位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上午,预约饭局,中午,觥筹交错,下午,牌局较高下。2006年底,信阳曾作过一项民意调查,喝酒、打牌被列为群众所诟病之首。
2007年1月4日,信阳市委、市政府连续下发“一号文件”、“二号文件”,利剑直指“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建设环境”,并将其归纳为“五禁止,十不准”,禁酒令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信阳禁酒令的全国闻名和一组数字有关——2007年8月,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做客新华网河南频道时曾说:“今年上半年,对整个信阳市的招待费开支作了统计,全市今年上半年比去年上半年招待费这项节约了30%多,仅酒一项开支,我们就节约了近4300万元。”
4300万元,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小县的财政收入,可以建一个工厂,可以建40所到50所小学。简单的加减乘除,得出的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巨额数字,信阳禁酒令自此成为媒体焦点,并走红全国。
信阳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李光告诉记者,4300万这个数字,是按照信阳每个市、区直属单位及每个乡镇每天一桌酒席计算得来的。“实际上,随便到一个乡镇,经常中午都有几桌客人,远远高于这个数字。”李光说。
禁酒令实施后,信阳先后数百名公务人员被处理,仅2008年,共查处违反“五禁止,十不准”问题144起,处理434人,涉及处级干部6人,科级干部191人。
而相应的成绩是:2008年,信阳全年生产总值达到860亿元,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越过万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并荣获全国最具有投资潜力的中小城市20强。
“禁酒令不过是信阳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环境的一个突破口,打破了政府机关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等陈规陋习,改变了公务人员的形象,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李光说。
禁酒令缘何信阳成功?
市委书记强力推行,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在工作日中午喝酒
事实上,禁酒令并非信阳首创,您在网上随意搜索,各地关于禁酒令的新闻层出不穷,河南省纪委也曾明确规定:公务人员不准工作时间和工作日中午饮酒(重大庆典、重大对省外公务接待活动等除外)。
简单梳理信阳禁酒令的脉络,不难发现,和其他政府工作一样,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机制。那么,禁酒令为什么信阳执行得好?
“首先是不带括号没有特权,明确规定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理由、不管喝的什么酒,只要是工作日中午喝酒就视为违反规定。”李斌说,“如果留有缺口,每个人都能找到喝酒的理由,禁酒令岂不是一纸空谈?”
“河南省领导、信阳籍的老将军来信阳视察,我们也是严格遵守信阳禁酒令,中午也自觉不喝酒。”李斌告诉记者。
李斌是原信阳外贸局局长、市政府办公室正处级调研员,现在他的头衔是信阳市纪委督察组一组组长。每周的工作是率领两个组员在信阳市及其所辖县市的机关单位突袭检查。
信阳禁酒令也被外界视作市委书记王铁的个人“铁腕”作风的体现。为了体现对“禁酒”督察工作的重视,“督察办”下设3个督察小组,信阳市委给每个督察小组配备了一辆公务用车和三件“法宝”——摄像机、录音笔、酒精测试仪,督察组明察暗访,让公务人员时刻感觉到有人监督,不敢违规。
而李光则认为,督察组组长的特别人选是禁酒令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信阳的督察组全部由退居二线的正处级干部担任,他们一方面德高望重敢于直谏,另一方面不考虑“进步”,没有后顾之忧。
李光坦言:“如果督察组长由现任在职干部担任,牵扯到以后的工作晋升问题,处理问题相对比较缩手缩脚,禁酒令可能推行不久便会无疾而终。”
“如果总结禁酒令成功的原因,不带括号和有专门机构督察这两个原因都对。但我觉得应该列为第一条的原因是:‘一把手’的决心大。”李光说。
然而公众最为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怎么能够有效避免督察组在执行中的人情问题?
李光坦言,每个纪委、督察组成员都会接到很多电话说情,除了内部规章制度的保障外,也有效发挥了群众的监督作用,督察组每到一处,首先是公布投诉电话,并将处理情况在电视台、报纸进行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禁酒令全国推广的可能
我国法律缺少禁止公务员喝酒的相关规定,需要立法规范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陈世强等28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提案——呼吁在全国推行信阳“禁酒令”。政协委员们认为,温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的政府工作要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而推行禁酒令在节约开支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
同时,这对提升政府公务部门形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有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当前遭遇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它的推行将具有特别而深远的意义。
网上调查显示, 95%的网民赞成推行禁酒令,认为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应该在全国范围推广。
河南工业大学老师王继发说,信阳禁酒令与其他“五禁止,十不准”相比,便于操作。一个酒精测试仪,就可以给你答案,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优化经济环境,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间接也削减了公务招待的费用。
它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面,给我们撕开了一个公款吃喝的口子,一个可以参考总账的清单。而至于如何对症下药,釜底抽薪,从根本上杜绝公款吃喝行为,则有待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比如,推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制度建设,政府部门的所有公务开支都要编制预算,并接受人大的预算审查和监督,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比如,推进政府财政开支的规章制度建设,实行“阳光财政”,全面公开化,接受群众的监督等。
河南文丰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洪魁则认为:“事实上,禁酒令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各地的禁酒令都是有一套规范的规章制度保障,但是运行之间,规章制度往往为人情所累。”
尽管信阳有保证禁酒令实施的种种措施,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市委书记王铁的强力推行,这样的禁令能真正推行多久,谁也无法预料。
郭洪魁说,其实国外也有法律规定禁酒,相对来讲,我国法律却缺少禁止公务员喝酒的相关规定,如果能够立法规范,才能保证信阳市的“铁腕治酒”避免成为一个孤独标本的可能。
( 作者: 晚报记者 王战龙 文/图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