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电影《唐山大地震》在全国热映,引来无数影迷和媒体的关注。从目前情况看,无论票房还是口碑,这部大题材、大制作的电影都有不错的收获。于是,有人又习惯性地开始发问:《唐山大地震》冲击“奥斯卡”有戏吗?
到底有没有戏呢?据说,影片在上海首映时,有观众用“哽咽的声音”吼了一句:“我有一个希望:希望冯导带着《唐山大地震》去拿奥斯卡,应该让全世界都看到这部伟大的电影,这次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应该中国人来拿!”相对于观众热烈的情感抒发,媒体则煞有介事地列举了《唐山大地震》的“三大优势”和“三大变数”:前者指,该片题材很合适、理念有共性、票房有保障;后者指,影片存在硬伤,海外宣传不够,意识形态有差别。两种表达,方式不同,但内含的期待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唐山大地震》能捧个小金人回来。
对于中国电影,人们寄予厚望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当这种希望被世界认可的心愿过于凝结到某个奖项时,我们用于评价电影好坏的标准是不是发生了某种变异呢?当然,这不是说“奥斯卡”的标准不好。“奥斯卡”奖项,作为发达电影工业的一个重要评价,自然意味着功成名就、影响非凡。每到一部“令人期待”的中国电影横空出世时,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提问:能不能得“奥斯卡”?然而,“奥斯卡”的标准毕竟不是一部好电影的必要条件。谁能说,得了
“奥斯卡”的就是好电影,或者好电影必须就得迎合“奥斯卡”的口味?
评判一部电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正因为有多种标准的竞争,电影才有了多种多样的精彩。如果用一种标准取代其他所有标准,那么电影艺术也就谈不上什么丰富性、创造力和文化特质了。作为一部中国电影,《唐山大地震》若能让中国观众哭得稀里哗啦,翘起大拇指叫声“好”,那它就是一部打动人心的好电影,而不一定要取得“奥斯卡”的证书。也许,《唐山大地震》的故事讲述、镜头运用乃至细节处理,都恰好符合“奥斯卡”风格,但这仅是一种巧合,而不是成功的秘诀。
《唐山大地震》在唐山公映时,导演冯小刚说,他是来给唐山老百姓交作业来了,并想问一句这电影“中不中”。导演的这句话可以延伸开来说,也就是他给中国观众交作业来了。如果中国观众说“中”,那电影就很“中”。倘若有人非要再问问“奥斯卡”,然后再来定论,那可就交错作业了。
(编辑 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