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西门海关是代工帝国的一面镜子。每天一排排大货柜车从这里拉走的电子消费品数以亿计,涉及的产品包括最新潮的手机、电脑、显示器和游戏机。而这些整装待发的集装箱,绝大部分是通过盐田港和赤湾港出海。
工厂附近的物流公司广告贴得满墙都是。
经历了一连串跳楼事件后,万人大迁徙再次将富士康推向风口浪尖。从深圳到河南,从昆山到重庆,富士康将大规模内迁的消息不绝于耳。作为一个世界级代工航母,牵一发而动全身,富士康内迁引发的相关产业链变化远比内迁本身更重要。
不置可否的内迁
8月3日,富士康西小门门口与往常一样热闹,烈日当空的晌午,一群胸挂“富士康”工牌的年轻人在小卖部旁的树下喝着饮料,抽着香烟,在他们身后不远处,贴着一则物流公司广告“快件运输,承接深圳发往河南、河北货物”。
与之呼应的是,8月2日上午,富士康科技集团富泰华精密电子投产庆典仪式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出口加工区内举行,富士康在郑州的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已经入住的544名员工均来自深圳。
在富士康供职4年的小张目前已升至企划部项目经理,他如今正在为公司的内迁犯愁。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手机事业群也将迁移至天津,近段时间以来,事业群的管理层已经给员工做了多次内迁的思想动员,号召大家一起过去,但由于公司尚未正式通知,所以何时搬迁还不清楚。
尽管富士康将大规模内迁的消息不绝于耳,但公司方面却从未就此正式表态。而记者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董秘办获悉,“富士康不存在搬迁的说法,已有的生产线无法满足订单需求,需要在内地投资建厂,从而扩充生产能力。”(更多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 作者: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