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中原文化

七夕本意乃“巧”字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8-16 10:08:29   来源: 解放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七夕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又称乞巧会。这一夜,银河清浅流无声,河两岸一东一西,两颗星星牛郎星和织女星,炯炯发光。民间传说,他俩正踏着鹊桥走在路上——“牛郎织女鹊桥会”。

  现在有些上海人喜欢将七夕乞巧节,称作中国的情人节。我记得有一年商家推出粉红色的笔记本电脑,据云此为男青年在七夕送给女朋友的最好礼物。还有一道七夕的“爱情菜”,是用鱼的鳍和尾巴烹制而成,在上菜之前再淋上一层红红的酱汁,据说象征着一对对爱情的翅膀在绛红色的祥云中飞翔。

  七夕乞巧节真的是以爱情为主打内容吗?然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七夕乞巧节的关键词还是一个“巧”字。有晚清邑人秦荣光的上海竹枝词为证:“瓜果庭陈七夕同,针穿月下女儿工。剧怜纤指弯长甲,汁染凤仙猩血红。”是夕,庭院瓜果杂陈,少女们庭前祭拜,祈求天孙 (天帝的外孙女)织女能赐予自己一双巧手。礼毕,在婆娑的月影下,比赛穿七根绣花针,比谁穿得快、穿得多,谁领先谁便是今夜织女垂青的得“巧”者。看她们穿针引线的纤纤十指的指甲,都被凤仙花捣成的浓汁染红了。据徐华龙先生主编的《上海风俗》介绍,沪俗相传这染过红的指甲,十指分外灵巧,纺织时手指不抽筋。

  接着,少女们又在陈列瓜果的香案旁,摆上自己制作的巧果。民国初年邑人秦锡田(秦荣光之子),在他的竹枝词中有过翔实的描绘:“麦干面细菜油香,油面调匀更入糖。薄薄铺平盘巧果,新翻花样费平章。”可见巧果是一种用面粉和油调匀好,加点糖,“又剪面成各成形油煎”,即用剪刀将和好的面,剪成花瓣、蝴蝶等形状后,再开油锅煎之而成的小吃。少女们焚香后,开始边尝巧果,边品评之。

  乞巧节收场后,大家在庭院纳凉,“翘首银河驾彩虹”,“河影栏环看女牛”,仰观银河,谈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会,和他们“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也有少女在默默拜月,暗暗许愿——但愿能嫁个如意郎君。至此,乞巧节才涉及到爱情。

  眼下不时有专家倡议将七夕定为中国的情人节,还有人在七夕安排大男大女相亲,某些商家也趁机张罗商机。但总的来说言者邈邈,应者寥寥——因为七夕之本义在于 “巧”,恰如《上海风俗》中所概括,为“求巧得巧”。爱情只是乞巧节的延伸和附丽,而不是主旨。

    (编辑 安吉)

( 作者: 王坚忍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