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鎏金舞马衔杯银壶的壶身图案再现了唐代宫廷在中秋节举行舞马表演的情形。(资料图片)
如果说唐人“玩月”,玩的是一种陶冶,玩的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那么,处在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大宋市民则要现实得多了,他们已经把中秋节变成了全民的狂欢节。宋朝农历八月十五的白天是“全民健身日”,在没有任何“号召”和“鼓励”的情况下,相扑、游泳、登山、拔河、击鞠等许多能够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体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中秋夜更是深挖“玩月”的内涵和外延。“京师赏月之余,异于他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新编醉翁谈录》里的这段话,记录了当时人们由赏月再到拜月的习俗。同时,《武林旧事》谓“灯烛华灿,竟夕乃止。”说的是杭州中秋夜,人们放一种羊皮小水灯“一点红”,江面上布满了数十万盏灯,有如天上繁星,十分引人注目。而许多少数民族则直接把中秋夜演化成了爱情的盛宴,苗族青年男女常常在中秋夜的“跳月”过程中,寻找心上人。
明朝之前,尽管“玩月”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地创新变化,但基本上都属于文体娱乐活动。自从刘伯温命士兵将“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塞进月饼后,政治就开始融入到“玩月”中了。朱元璋做皇帝后就命令中秋夜家家户户必须吃月饼,这就让娱乐了千年的中秋节变得有些沉重。大清王朝的历任皇帝老儿为保“千年基业”不倒,中秋夜都要亲自持弓搭箭下场施射,以振军威。所以说,明清时期,尽管民间还保留着玩月等娱乐活动,但这期间的中秋节却没有“玩”出什么名堂。如今,流传下来的咏月诗词以及传说、典故多出自于唐宋时期,便是最好的证明了。
(编辑 王静喆)
( 作者:
赵柒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