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科学素养为什么这么低?
前不久,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报告再次引起民众对科普的关注。
(2月23日《人民日报》)
科学素养与经济发展倒挂原因何在
和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相比,民众的科学素养呈现出倒挂的态势。“3.27%”这一数字说明,其一,我们的科普教育质量不高。据悉,我国每年发行的科普图书已经达到2000多万册,从数量上说,似乎并不缺乏。但已经“高龄”的《十万个为什么》,目前仍然是我国最热销的书籍之一。该书仍在畅销固然令人感叹经典的魅力,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现实中优秀科普读物乏善可陈的局面。
同时,大众传媒在科普工作中的缺位也是重要因素。美国成年人获得科普知识的渠道,主要就来自媒体。而反观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较少。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媒体所设置的科普栏目,有严重的娱乐化倾向,张悟本等制造的伪科学大行其道,民众的科学素养怎能大幅提高?
在我看来,要想全面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一方面要从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抓起,全方位地培育民众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加强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形式,坚决摈弃伪科学。袁浩
要从本源上分析原因所在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开始建设城市标志性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这些文化设施的共性是:投资巨大,建筑主体求新求异,设备大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而与之相比,大众性的文化资源配置却形单影只甚至长期缺位——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并不是不爱读书,并不是不爱科学,只是科普的人文环境氛围太萧索。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博物馆、科技馆多如牛毛,有国立的、私人的、民间社团的。最有意思之处不在数量之多,而在于内容繁杂,五花八门,为一部书、一幅画、一种民间小吃都能建博物馆和科技馆。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馆所,它们不但是日本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在潜移默化中大大推动了社会整体科普水平。反观我们,无论是科普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宣传和社会推广,还是对科普领域的财政投入,以及通过行政力量强化公众对科学的认同和共鸣,都做得不到位。
当然,科学素质的高低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文明程度的高低、公民意识的强弱“一脉相承”,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这足以说明——在从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跨越中,我们需要弥补很多“欠账”,尽快提升科学素质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陈一舟
( 作者: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