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友推荐

现实:工程建设、集中居住优先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2-24 09:07:22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现实:工程建设、集中居住优先

  在描绘了理想中的城镇化目标之后,民众也表达了对目前政府推进城镇化重点的感受。近半数的被访者(45.9%)认为,目前所见的地方将推进城镇化的目标重点放在“抓建设工程、建示范城镇,让城镇变得更现代”。超过1/4的被访者(25.4%)认为目前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引导农民向中心城镇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数民众最关心、最希望城镇化带来的“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完善城镇社会服务功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方面,实际工作的推进力度并没有得到被访者的认可,选择比例分别为17.3%、13%和8.4%,均未超过20%。

  可见,城镇化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明显落差。如果说“抓建设工程、建示范城镇,让城镇变得更现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对于“社会环境平安、生态环境优美”的期待,那么“引导农民向中心城镇集中”,特别是在没有完善城镇社会服务功能,不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情况下的集中,则无疑是不完善和不受欢迎的城镇化。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指导思想有偏差,加之地方发展的现实所迫,城镇化往往成了只折腾地的城镇化,缺乏对农民长远利益的周全保障。记者在安徽省某市采访时,当地一位土地部门负责人坦率地表示,随着城市大建设大发展,土地缺口十分突出,每年上级的供地指标与实际需求间相差近两倍。如此大的供地缺口怎么解决?进行村庄整治,把农民集中到中心城镇就是一个主要的办法。

  “不可否认,土地的缺口是迫使我们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位负责人表示。不过,他同时保证,当地的土地整治和集中居住,都是在条件比较成熟,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

  但即使这样,记者采访中也发现,由于目前不少地方城镇化的动因多是解决用地缺口,而非随着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人口集聚,这导致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民的利益保障水平较低。除了基本的征地安置补偿和养老保险外,失地农民的就业、医疗、就学等公共服务严重缺失。不少地方城镇建起来了,但因招不来商,引不来资,能给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寥寥无几,很多已经“农转非”的新市民不得不像过去那样继续外出打工。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在大城市普遍“超载”的情况下,引导进城农民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成为政府的必然选择;对农民来讲,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也具有更大的现实性。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重庆市潼南县、江津区25个乡镇对200多名农民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70%以上愿转户的农民都希望能在区县或小城镇落户,想转到重庆市主城区的只有不到15%。

  然而越是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就越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

  最近,记者来到重庆市彭水县龙射镇采访。在距该镇4公里的银木村,不少村民告诉记者,从2009年4月开始,龙射镇就把镇里的生活垃圾运到村里马鞍子天坑倾倒,每天都有近1吨的垃圾被倒进天坑中。村民熊永林说,天坑里原有地下水,还生长着梭罗树、八罩金龙等保护植物,是青猴、猫头鹰天然栖息地,同时坑四周还住着50多户农民。往天坑里倒垃圾不仅污染水源、破坏环境,也对动植物造成了危害。

  彭水县环保局副局长崔锦洪承认,彭水县下辖的20多个乡镇几乎都没有规范的城镇垃圾处理场。乡镇垃圾处理场大都没有进行环境评估,垃圾处理一般都是简易填埋,自行解决。而一些乡镇把垃圾运往农村天坑中倒掉也是常事,被基层政府看做是“就地取材”。要让乡镇政府耗资上百万元修建正规垃圾处理场还不现实。

  龙射镇党委书记王天平说:“龙射镇场镇上产生的垃圾一直都是运到农村天坑中填埋的,随着城镇人口不断增多,每天产生的垃圾也相应增加,以前的天坑填满之后我们就找到马鞍子天坑为新的垃圾填埋点。龙射镇是贫困乡镇,镇上没有钱修建标准垃圾处理场,将垃圾运往农村倒掉,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仅仅是垃圾处理问题,记者采访中发现,多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不同程度存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卫生、治安等公共服务缺失的短板。尤其在一些快速扩张的小城镇,公共服务的跟进保障严重滞后。

  本次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66%的受访者认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能满足民众需求,其中表示公共服务“与需求差距很大”的占25%,表示“与需求相比有差距”的占41%。而对于这背后的原因,受访者认为主要是“政府职能没有及时向服务型方向转变”(67.2%)以及“财政收入不够”(53.8%)。

  据《半月谈》

  

  

( 作者: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中原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