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成灾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目的很简单:预防细菌性疾病。一位大型猪场负责人坦言,离开抗生素,猪简直没法养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禽蛋和肉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家畜家禽的疾病日益复杂,兽药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正在逐年增加。
业内人士透露,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目的很简单:预防细菌性疾病。湛江一名大型猪场的负责人坦言,“离开抗生素,猪简直没法养。”
据介绍,给猪群喂抗生素的“保健方案”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欧美国家,在预防细菌性疾病方面,抗生素的确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养猪集约化程度加强,养殖密度增大,疫病成了养猪成功与否的最大障碍。蓝耳病、猪高热病等疫情令养殖者色变,这更使得“加药保健”有了用武之地,添加抗生素被各个养殖场视为养殖成功的法宝,经久不衰。
40多岁林宏(化名)是广东某肉鸡养殖场场主,在他的养殖场里,一平方米要养八九只鸡,50天左右就能出栏。他告诉记者,“在饲料或清水中添加抗生素是维持禽肉高产的必须手法,养殖生产都离不开抗生素”。
林宏透露,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首先要保证鸡不能大面积死亡,必须用抗生素防病。
林宏始终认为,高密度养殖要保证产量,使用抗生素并无不妥,但他也承认抗生素很容易获得,在使用过程中也很难统一管理。
“比如喹乙醇,毒副作用比较大,也容易残留,但它对动物防病治病还有促生长确实是有效的,所以尽管国家已经明令禁用,但有的养殖场还在偷偷用。”林宏透露,一般散户、养殖场不敢自己用,但“饲料厂会帮忙配药”。经销商、制药厂为获利,也会变换药名卖禁药。“喹乙醇不能卖,他就变个名,只要制药厂能够生产出来,就不愁没人买。”
广东某肉鸡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养殖企业老总告诉记者,国内养殖业没有任何准入门槛,一些养殖农户存在不少认识误区。“中小养殖场普遍存在养殖环境差,密度高等问题,动物容易得病,只能靠大量使用抗生素防止动物死亡。但使用越多,动物的免疫力越差,下次就得用更大剂量,或更高级的抗生素才有效。”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广州市饲料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冯定远表示,养殖户过度依赖抗生素药物,未能形成良好的健康养殖意识,抗生素药物长期大量使用,破坏了动物肠道微生物系统,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抗毒力和抗外界感染的能力特别差,从而造成疾病继发频发,最终养殖效益也没法提升。
某品牌猪肉食品公司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非常谨慎,他称的确知道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操作流程,“我们是比较规范一些,但并不代表完全清白。这是整个行业公开的秘密,我真不能说,我们不想成为行业公敌。”
同样的问题也在水产品中出现。珠江水产研究所一名研究员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中国的水产病害控制都是主要依靠使用各种农药及抗生素等,而且盲目用药现象极为严重。高密度养殖产生的病害问题,使得大量投放多个种类的抗生素成为水产养殖的常规选择。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