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监管:填补缝隙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2011年也成为本市(上海)发布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最频繁的一年之一。
2011年5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宣布成立,《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各部门分段监管造成的食品安全“缝隙”必须填补。目前,农产品、生猪产品、保健食品、食品专业存储与运输企业、现制现售食品、“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等8个“中间地带”对应的监管部门职责,已得到梳理和明确。
2011年7月至11月,本市实施《食安法》办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厨废弃油脂从严监管整治工作实施意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准许生产证发证管理办法等政策相继出台,从生产经营者诚信责任建设、从业者准入等方面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调控。“高压”下,去年上海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仅为0.87例/10万人口,在几个直辖市中处于最低水平。
“今年,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感是重中之重。”市食安办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各监管部门将致力于提高社会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另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目前,全市6373位消费者权益保护联络员已兼任社区食品安全监督员,负责监督食品经营企业违法情况,为社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在此基础上,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12331”昨起试运行,按照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规定,举报人将按涉及案件货值金额的1%至5%获得一次性奖励。
此外,全市今年还将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包含“检验检测结果共享平台”、“行政许可和监管信息平台”、“应急指挥平台”等项目,为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信用档案。(记者 陈玺撼)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