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每个学生可能都会遇到与奖学金有关的事儿。有的人离它很近,有的人离它很远,有的人为它“头悬梁锥刺股”,也有的人对它不屑一顾。奖学金曾是“荣誉”、“先进”、“评优”的代名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今天的“90后”来说,奖学金代表了什么?学生对于奖学金的认识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个钱拿起来并不轻松
吸引学生去争取奖学金的原因,到底是不是数额?这个问题很难用“是”或“否”来回答。
小林是个农村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小林高二那年,因为水灾,家里房子被淹,修房的钱都是父母出去借的。高考时,小林发挥失常,只能就读于本省的一所学院。拿到通知书的时候,父母唉声叹气。不读,怎么舍得让孩子放弃念大学的机会?读,费用实在有点高,他们负担不起。犹豫再三,父母还是决定借钱让孩子念书,不过父母对于小林也有要求:成绩必须优秀。
小林非常懂事,也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从大一开始,他就开始关注学校对于困难学生的各种政策,贷款、补贴等的申请条件。当然,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还是奖学金。毕竟奖学金的数额不小,一次能发几千元,如果每年都能争取到,无异于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同时,学校的奖学金还是一些校级、省级、国家级荣誉的基本条件之一。在熟悉政策的同时,小林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年年争取到奖学金。
为此,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在奖学金的评比条件中,除了学习成绩,还有社会工作。小林平时兼职打工很累很辛苦,但是,作为班里的生活委员,他协助老师、同学完成了很多工作。加上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五名,所以,他年年都能拿到学院的奖学金。毕业时,小林顺利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在上海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小林说,班里像他一样真正因为经济困难而争取奖学金的学生并不多,很多同学是因为奖学金的数额较高而产生了争取的动力,也就是“奔着钱去的”。
对于小林们来说,奖学金也代表着金钱。但是,这个钱拿起来并不轻松。在他们心里,奖学金不仅仅是个数字,更是一种追求,一种依靠努力成就梦想的自豪感。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