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2月3日电(记者蓝建中)2月3日是立春的前一天,在日语里称为“节分”,据说是“分开两个季节”的意思。立春将至,确实觉得阳光暖煦起来。“节分”这天最盛大的活动是撒豆,东京各地的寺院和神社都举办撒豆活动,往往吸引大批市民参加。
季节变换之际被认为是“邪气”也就是“鬼”出现的时节,所以这个时候举行驱邪仪式特别重要,而“节分”的驱邪就全靠撒豆。
“节分”撒豆被认为起源于中国的追傩习俗,据说追傩习俗约在1300年前从中国传到日本。最晚在14世纪的室町时代,撒豆习俗就已出现在日本。
由于“豆”的发音在日语里与“魔灭”相同,所以被认为有无病息灾的含义。
在日本人家里,撒豆一般由一家的主人或者本命年的男性负责,有的则是全家上阵。撒豆要朝向被认为是鬼门的东北方向。这时,要一边撒豆一年念叨着“鬼出去,福进来”。
在自己家里撒豆,如果姓氏中带“鬼”字,比如“鬼塚”、“鬼泽”,或者当地的地名有“鬼”字,那么要念“鬼进来”。据说如果吃了相当于自己虚岁数粒数的豆子,就不会生病,有的地方还有比虚岁数多吃一粒、身体就更健康的习俗。
撒的黄豆必须是炒过的,如果使用生豆子,忘记捡拾,第二年发了芽,就被认为不吉利。“炒”的发音与“射”的发音在日语中相同,由于大豆非常坚硬,根据阴阳五行说,与鬼一样都属金,因此用火炒豆子,相当于火克金,也就有降服了鬼的含义。最后,人们把豆子吃掉,就相当于把鬼赶跑了。
听说新华社东京分社附近目黑区的泷泉寺当天有撒豆活动,记者赶过去凑热闹。路过与泷泉寺比邻的五百罗汉寺时,发现那里也在举行撒豆活动,不过由于来客太多,为了安全已经大门紧闭。
泷泉寺是一座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寺,“泷”在日语中是瀑布的意思,泷泉寺就得名于寺院内的独钴瀑布。不过,比古寺更为著名的,是寺内被称为“甘薯先生”的青木昆阳的墓,据传青木昆阳因18世纪在日本关东地区普及了甘薯的种植而受到爱戴。
虽然3日不是节假日,但是人群还是络绎不绝地到来,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不少。由于担心人太多出意外,有警察到场维持秩序。
撒豆仪式开始前,僧侣们先在大殿内举行“护摩法会”。在大鼓伴奏下,僧侣们摇动法铃,高声念诵,洪亮的梵呗使整个大殿充满了威严感。僧侣在佛像前称为“护摩坛”的火炉内点火,将供品投入火中,然后再投入称为“护摩木”的细木条,熊熊火光升起好几尺高,象征着佛的智慧之火将心中的烦恼和恶业都烧光。
护摩法会结束后,僧侣们前往大殿前搭好的高台上,将装在方木盒内的福豆撒到台下。大家争先恐后捡拾掉在地上的福豆,有的人伸手在半空中接住福豆,占得先机。福豆装在粽子状的纸袋里,纸袋上书“福寿开运,除灾招福”,内装20多粒豆子。一包福豆投下来,记者赶紧弯腰,但是被旁边的大妈抢先一步,又一包投下来,又被大妈抢着了,似乎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她把这一包让给了记者。不过,最终记者也从半空中接到了两包福豆,收获颇丰。
不到10分钟,福豆就撒完了。由于人数众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抢到福豆。一位大叔掌握了诀窍,他将夹克衫后背朝前穿,拉起衣襟,就可以将“从天而降”的福豆兜个正着。他得意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成果,并乐滋滋地让记者拍照。
出了泷泉寺,旁边的五百罗汉寺撒豆也刚结束,市民们正蜂拥而出。这里除了僧侣,一些社会名人也被邀请前来撒豆。部分装豆子的袋子里放有幸运号码,中奖的市民可以领一些小奖品。记者也迫不及待地打开胜利果实,品尝豆子——确实松脆可口,越吃越香,不过遗憾的是忘了数数。
除了东京市内,东京附近川崎市的平间寺和成田市的新胜寺每年也举行盛大的撒豆仪式。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来临,通过撒豆取吉利,让人觉得一年都有好运气,这也许正是撒豆节吸引人的原因吧。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