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感情明码标价的节日中,不少原本不见天日的“伪爱情”也得到了包装,冲击传统的婚姻和家庭结构,尤其是年轻人的盲目跟风更加剧了不少人的担忧。打开国门的中国注定要遭遇多样的文明。我们应该做的是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借鉴、学习,而不是一味抵制。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如今已经成为让很多中国人也为之心动的节日。
刚刚感叹过年味越来越淡的人满怀憧憬地迎来了越来越热闹的情人节。随着情人节的到来,玫瑰花升值了,电影票不打折了,“因为爱情”,酒店和商场里更有挥金如土的气氛,以证明情比金坚。
但是,情人节又非一个“情”字可以了得。它不仅冲击着情感世界,也与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着碰撞。在情人节前,既有上网征求伴侣共度佳节的,也有振臂一呼要求抵制情人节的。日前,石黄、京珠两条高速公路上的巨幅广告语写得触目惊心,“色字头上一把刀,有福削福、无福削寿”,似乎在自觉地以传统文化抵御西方文化的泛滥。
源于古罗马时期的西方情人节并不是宣扬色情或婚外情的节日,它与中国的七夕节一样,都寄托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只是让人焦虑的是,情人节在中国日渐物化为以爱为名的促销。在为感情明码标价的节日中,不少原本不见天日的“伪爱情”也得到了包装,冲击传统的婚姻和家庭结构,尤其是年轻人的盲目跟风更加剧了不少人的担忧。他们把这些都归咎于西方的文化入侵。
其实,情人节之所以在中国渐成节日,正因为它契合了现实的需求。一方面是有钱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在满足了物质的需求之后寻找精神上的满足,或者说希望活得有个性一些。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更加宽松,个体有了更多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有了这样的土壤,情人节的玫瑰才开得分外妖娆。
自近代“睁眼看世界”以来,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逐渐加深,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拒绝和排斥到后来的借鉴和学习。现在,我们既然能接受好莱坞大片、NBA比赛,自然也可以接受西方的情人节。我们所不能接受的应该是对情人节的误解。在一些国人的观念中,西方的生活方式总是放纵和叛逆联系在一起的,少不了酒吧、情人、摇滚、毒品,而事实上大多数西方人同样看重家庭和子女。去西方国家旅游的中国人,回来通常会有相同的感慨——论起城市的夜生活,那边看上去还不如这边“灯红酒绿”。
所以,以抵制情人节的方式反对西方文化的侵略和泛滥,都有些莫名其妙的无厘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主要是水土和气候的问题,而不是橘的问题。无论是自烟片战争以来还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打开国门的中国注定要遭遇多样的文明。我们应该做的是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借鉴、学习,而不是一味抵制。
如果说,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走了样,西方的文化对年轻人影响太深,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些人抛弃了传统,我们又该如何建设和输出自己的文化。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