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村收镇运区处理 广东三水告别“垃圾围村”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5 09:17: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历程】

  实现“村收镇运区处理”先解两大难题

  三水农村垃圾处理方式的变革始于2007年,这一年,三水区政府下发通知,首次提出,要逐步推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据西南街道环运局副局长钟健盛介绍,在此之前,农村垃圾基本都是由村里自己负责,不少村都是自行雇一两个村民做村里的保洁工作,收集来的垃圾往往就堆在村后的山岗,或是倾倒在水塘里,如果收集得不及时,风一刮,难免就出现“垃圾满天飞”的情况。

  为此,三水区政府在文件中提出,要力争用3到5年时间,将农村垃圾由“传统分散型收集”,改变成“村收镇运区处理”的模式。

  实现“村收镇运区处理”,至少有两个难题:村里能否及时将垃圾收集起来?镇一级需要建立多少座“垃圾中转站”?

  第一个难题的解决,需要在软件方面的高效管理。以往分散的垃圾处理方式,让各村习惯了各自为政,但现在的集中收集转运,则需要村与村之间的高度配合。西南街道提出,由街道出面,将14个村委会、164个自然村的保洁工作统一发包给一家公司,实现公司化运作,提高垃圾收集、转运的效率。

  2009年7月,西南街道与广州侨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该公司派出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先进的设备,并在当地招聘了270名村民作为员工。街道环运局每天派出工作人员在辖区内抽查,按月打分,如果最终得分是90分,该公司就只能拿到合同款的90%。这一做法从制度上激发了公司的管理热情。

  第二个难题是垃圾中转站。西南街道有164个自然村,垃圾要从这些分散的村子里转运到同一个填埋场,必须有若干个中转站进行中转。钟健盛说,“村收镇运区处理”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建设中转站,如果中转站建设不起来,垃圾处理的整个链条都无法运转。

  同样是2009年,提出“一村一站”的做法,即在每个村委会建设一座中转站,自然村的垃圾由小推车运到中转站,再由大卡车运往填埋场。截至目前,西南街道已建成了12个村级垃圾中转站。

  去年,三水区政府发文,要求在三水各个镇街推广西南街道“一村一站”的模式,促进“村收镇运区处理”的顺利实施。记者了解到,目前三水各镇街都在“一村一站”的做法,垃圾中转站的选址、资金问题,或是农村垃圾处理最大的难点。

【 作者:宋亚芬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