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逼你守孝三年
本期主讲:傅佩荣,当代华人世界一流国学研究专家,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教授。 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人类与动物的差别之一,是人类的幼儿依赖父母的时间最长,远超过其他动物。这种长期在生理上依赖父母的状况,自然在心理上发展出特殊的结构,即孩子和父母之间永远有着互相关怀的心理情感。
孔子有个学生叫做宰我,是言语科的第一名。这位学生每次出现,似乎都会给孔子带来一些不快。
宰我请教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一定会荒废;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散乱。旧谷吃完,新谷也已收成;打火的燧木轮用了一次。所以守丧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说:“守丧未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安!”父母过世,子女守丧三年,这是商朝的规定,事实上周朝已经不太流行了。孔子的祖先是商朝人,他总认为祖先那一套还适用,结果宰我提出质疑。所以说宰我是坏学生呢,完全不了解老师的用心,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说“安”呢?假设宰我的父母在世,听到儿子这么说一定很难过。孔子听了宰我的回答,只好说:“君子在守丧的时候,吃美食不辨滋味,听音乐不感快乐,住家里不觉舒适,所以他不这么做。他宁可吃得简单,住得简陋,也要替父母守丧。现在既然你心安,你就去做吧! ”宰我退出房间后,孔子说:“宰我没有真诚的情感啊!小孩子生下来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天下人都是这么做的。宰我难道没受过父母三年怀抱的照顾吗?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话过去一直被中国哲学家所忽视。怎么可以拿“生下来被父母怀抱三年,所以父母死了就要守丧三年”做论证呢?然而,几年前美国一份心理学杂志所发表的研究报告却证实了孔子两千多年前的见地是多么了不起。一家专门收容弃婴的医院收容了五十名弃婴,有专人去照顾固定的吃喝。这五十个小孩的反应都差不多,目光呆滞,了无生趣。其中只有一个小孩例外,每天总是嘻嘻哈哈,见了人就笑。医生和护士觉得很奇怪:弃婴都死气沉沉,为什么他那么高兴呢?于是在房间里装上闭路电视观察。一星期下来,发现原来每天下班时间,有一位到医院收垃圾、扫地的老太太,经过这个小孩时,会逗逗他,陪他玩半个小时。就是这每天半小时的差别,使这个小孩成为这些弃婴当中最特殊的一个。小孩需要有一个人以主体的身份去关怀他,跟他互动,他的生命力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这个研究使得美国心理学界相当震撼。
从生理需求到心理情感,最后才出现所谓“三年之丧”的伦理规范。“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是他对人性的深入观察。“三年之丧”是配合我们内心情感需要的外在表达形式。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身体上受到父母照顾,心理上和父母有长期依赖,所以父母过世,守丧三年,才能使我们心安。儒家讲求的伦理规范,并非由外在的压力而来,而是内在心理情感的适当表达。若没有真情实感,外面也不用去做那些形式了,一切只会沦为教条。儒家对于中国传统所规定的“礼”提供了哲学说明。这个说明是合乎经验、合乎理性、合乎理想的,使我们活在世上有原有本,有内在的情感,也有外在表达的形式。两者配合,内外相得,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人生与社会。
“言必信,行必果”要从实际出发
人生本来就是充满变数的,你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上台,什么时候该下台,不是你说了就算的,要看各种实际情况的需要。
经营公司的朋友,总会说现在的小孩一点儿信用都不讲,不知道因为什么就不上班了,而且谎话连篇。不光是工作,跟朋友来往,大家都知道“守信”很重要,但只会守信是不够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义”。“义”代表正当性,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道义。信和义有什么关系呢?子贡有一次问孔子,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称为士?“士”是古代的一个阶层,在大夫之后,也可以用来泛指一般的读书人。孔子提到三种人符合士的条件,最后一种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孔子认为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有结果,这种一板一眼的小人物,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光看字面的意思会吓一跳,难道说话守信有错吗?做事有结果不是很负责吗?为什么孔子会批评说这是一种小人物呢?问题就出在“义”这个字。把孟子的话拿来一并看,就知道儒家思想的深刻了。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大人”代表德行完备的人,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到完备的阶段,才有资格称为大人。孟子说,德行完备的人,说话不一定都兑现,做事不一定要有结果,一切都要看道义在哪里。“义”者,“宜”也。昨天适宜的,今天不见得适宜;对张三适宜的,对李四不一定适宜;要看变化的情况,配合适当的情况,做出正确的抉择,找出“应该”的所在。
人间事务一直在变迁发展之中,如果没有通权达变的能力,言行都可能陷入困境。譬如我最近买了一把猎枪,一个朋友跟我很要好,他说你下个月把猎枪借我去打猎吧。好朋友当然没问题,我答应你。但就在这一个月里,朋友患上了忧郁症,有自杀倾向。时间一到,他来找我,说你答应要借我猎枪,现在借给我吧,实现你的诺言吧。这时候我该怎么办呢?如果一定要守信,把枪借给他,他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我难道不用负责吗?“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我”一样要负些责任。守信是我现在跟你约定将来要做的事,但是现在到将来之间,还有一段时间,可能出现各种不可预料的变化,到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出适合的抉择。《庄子》里面也提到一个人,叫做尾生,这人很守信用,他跟一个女孩子约会,约在桥下见面,结果洪水来了,他在桥下抱着桥柱不走,淹死了。为什么?他说我约定了跟你在桥下见面,就不能去桥上啊,但事实上这个女孩子迟到恐怕是因为风雨太大,或者家里反对,换了我们,当然上桥啊,不然回家算了,但是尾生很守信用,结果淹死了。
我们并不是说跟朋友约定的事情,就可以说了不算,而是说你要考虑实际的情况,不能光为了自己守信,或者怕别人说我不守信用,就绝对不能更改,以至于导致坏的结果,这样一来就变成教条主义了。儒家的智慧是非常活泼的,会考虑到各种情况的变化。孔子为什么说“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物呢,因为他没有注意到人生是充满变化的,看似一板一眼,其实可能忽略了“义”。《易经》的“易”就是变化的意思,在变化之中,你要找到“不变”的规则,并配合各种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而那个不变的原则,就是“我要真诚”,秉持一颗真诚的心跟人互动,然后再视具体情况而定。
孔子曾经说过,他跟古代很多伟大圣贤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古代的圣贤都有某种特殊的信仰,最后可能为此牺牲生命,而孔子认为自己是五个字“无可无不可”,我没有一定要怎样,也没有一定不要怎样。有些人听了,觉得这种态度恐怕有点滑头吧。但是你不要忘记,人生本来就是充满变数的,你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不是你说了就算的,要看各种实际情况的需要;如果一定强调“言必信,行必果”,看起来好像非常坚韧不拔,其实是不懂得通权达变,因时制宜。儒家的思想告诉我们,交朋友守信用当然很好,但不能忘记要有灵活的智慧与坚定的原则。孔子还有一个学生叫做有子。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你跟别人约定的事情,要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相反,如果约定的事情没有正当性,违背社会的礼仪或法律,你就算说了也不能够实践。
孝顺是天生的 人人都有孝心
子女爱慕父母,这是命中注定的,是你内心不能解除的;你再怎么说我有超脱的智慧,我有不同的人生观,你还是会爱自己父母。
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特别担心自己父母的身体,甚至超过了担心自己,这真显示出了中国人的善良和真诚。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亲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了他们得享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日渐老迈而忧虑。这句话很让人感动。因为根据司马迁的说法,孔子三岁父亲过世,十七岁母亲过世,他根本没有机会感受到父母年老时做子女的心情,但却说出如此贴切子女之心的话,可见他过人的感通能力以及对人生现象的深入观察。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看到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做子女的会越来越担心,这是人之常情。
谈到孝顺,很多人认为那是儒家的专利。其实道家也强调“孝”。庄子说:“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 ”子女爱慕父母,这是命中注定的,是你内心不能解除的;你再怎么说我有超脱的智慧,我有不同的人生观,你还是会爱自己父母。父母如果过得不快乐,做子女的一定会担心,这是天生的。
只是儒家的圣人对孝道讲得更详细,孟子以舜做例子,“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舜当了天子,天下人都喜欢他,尧又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他自己既富且贵,但仍然不快乐;只有他父母都顺心了,才能让舜解除忧愁。孟子称赞舜是孝顺的最大榜样,“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舜到了五十岁还在思慕父母,一个人能够如此不忘本,无怪乎成为圣人。这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孝顺是不分年龄的。一个人年纪不论长到多大,也不要忘记小时候跟父母相处的情况。那时我们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顾,跟父母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啊。我常劝一些年轻的朋友,有空可以把小时候的照片翻一翻,看看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父母是什么样子。小时候的照片大都是跟父母合照的,你看看当时父母多么年轻健康,现在呢,开始衰老了,也可能生病了。你多看看这些照片,会使自己的生命连贯起来,不会有了今天就忘了昨天。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