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波音、空客两家航空制造业巨头纷纷公布了2011年骄人的订单业绩。空客全年共获得1419架飞机净订单,连续第10年保持增长。波音则随着去年底几笔创纪录订单的签订,使全年的民用飞机净订单数量达到了805架。
然而,事物似乎总有它的两面性,在航空制造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因订单过多而产生的生产链压力过大的问题。与此同时,两家公司的两款明星机型——波音787和空客A380——相继发生了故障问题,也引起了公众对其安全性的质疑,使得它们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为此,两家公司作出积极的回应。无论是力求生产速度的加快,还是制造工艺的不断完善,所有新机型在商务飞行初期都要经历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而这也是一种“成长”。
交付危机
作为自1990年启动波音777计划十几年后推出的首款全新机型,波音787在2005年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广泛追捧,订单最多时达到了900多架。这包括当时收到的来自国航、南航、东航和海航等我国国内航空公司的59架订单。
然而,该机型的一再推迟交付让对这架飞机充满希望的航空公司一次次地消耗着耐心。原定于2008年交付给全日空航空公司的全球首架波音787也推迟到了去年9月才得以交付。频频的推迟打乱了航空公司机队引进的计划,去年10月,东航发布公告称将原来订购的24架波音787飞机订单置换为45架波音737飞机。而由此导致的航空公司提出的索赔也从未停息。据悉,印度航空就曾向波音公司提出过8.4亿美元的索赔金额。
空客A380飞机在当年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空客A380生产和交付时间的延误,直接导致了空客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洪博达的辞职。
从飞机起始的技术设计,到后期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能是导致延误发生的重要原因。设计方面的一些缺陷需要时间来检验和改善,毕竟一款全新飞机的推出,所涉及的技术环节不计其数。在工业生产方面,空客A380飞机的一次延迟就是由于在飞机的电路系统和终端线束的确定、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形成了生产瓶颈造成的。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