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男孩带重病双亲上初中 生活困难每餐吃稀饭腌菜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01 09:51:00   来源:重庆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周俊照料父母。杨国民 摄

  父母重病 山里娃带着双亲读中学 家境贫困 急需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2月初,央视“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不离不弃12年,带着瘫痪养母上大学”的山西姑娘孟佩杰感动了中国。其实,在我市(武汉)奉节县竹园镇,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28日5时30分,天还没有亮,大山环绕着的库区小镇竹园,竹园中学初三学生周俊就开始了新的一天:起床、生火、给父母熬药、做饭……他不停地与时间“赛跑”,一直忙活到7点钟去上学。

  对于这个年仅16岁的孩子来说,天一亮,迎来的就是“拼命”的一天。

  家庭不幸接踵而至

  周俊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常年在广州打工,他也跟着父母在广州读书,一家三口虽远在他乡,但也过得简单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下半年,周俊的母亲杨国庆总感觉四肢乏力、心慌气短、怕吵怕闹还头晕,后经成都某医院确诊为心脏瓣膜损坏,随时有生命危险。但由于手术费需十五六万元,家里无力承担,杨国庆只能回乡休养。

  为了挣钱给妻子治病,周俊的父亲周长斌在广州加班加点、省吃俭用,可祸不单行,2011年8月,他被医院确诊为胃癌晚期,生命危在旦夕。

  由于父母卧床不起,年少的周俊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既要处理家事、伺候父母、思谋生计,又要上学读书、准备中考。

  周家的邻居说,去年以来,周俊就挑起了家庭的“大梁”,小到为父母洗屎尿衣褥,大到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他一个人忙碌,父母求医用药要不断筹钱,周俊把邻居亲戚家的门槛都踏破了。

  带着父母上初中

  2008年,杨国庆生病返乡后,周俊便回到家乡读书,带着母亲在竹园镇竹园中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边读书边照顾生病的母亲。

  “竹园中学早上7点20分上课,周俊离学校很近,他原本可以多睡会儿,可为了给母亲做饭、煎药,照顾母亲梳洗,一般天不亮就要起床。”

  竹园中学教师杨国民介绍,虽然家庭贫困,照顾母亲也很辛苦,但周俊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是所在班级的班长。

  不过,杨国民透露,自从周俊的父亲周长斌也重病卧床后,面对无情的现实,周俊多次欲退学去当矿工、建筑工人,以养家糊口,但都被学校老师劝阻。学校因此免除了周俊的所有费用,还为其提供生活补助。

  “父母的病情变化对周俊的影响很大,前两天,他父亲差一点儿就不行了。周俊每天中午回家,喂父母吃完饭后,常背着父母到楼下晒太阳,你要知道,他家住的是4楼,每次见到身体瘦弱的周俊背得这么费力,不少邻居都潸然泪下。”曾在竹园中学任教的王玉平说。

  急需社会伸援手

  “他爸爸的医药费已经花了五六万了,有时一天的医药费就要上千,我也在吃药,都费钱。”杨国庆有气无力地说。

  记者采访中得知,目前,周家已负债累累,周长斌病情严重,杨国庆的手术费仍没着落,一家人每餐以稀饭腌菜为主,生活极为困难。

  更为窘迫的是,由于亲戚朋友周济多时,已经很少有人再给予资助;而当地政府虽已为周家办理了低保,但面对每日不菲的支出,周长斌一家仍难以保证“最低生活限度”。

  “他们已走投无路,真希望能有人帮帮他们!”杨国民表示。

  记者在奉节县了解到,和国内多数县市一样,该县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针对农村家庭的“大病医疗补助”制度,普通农村群众一旦得上大病,多半以悲剧结局。

  夕阳西下,周俊疲惫不堪的身影,缓缓地消逝在夜色中……(记者 张军兴)

【 作者:王慧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