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问: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您能否谈一下郑州市的水资源情况如何?
答:郑州市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13.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78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0,同时我市大多数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功能区达标率低,属于典型的水源型和水质型并存的缺水地区。目前,我市脆弱的水平衡是靠牺牲环境用水、局部超采地下水、牺牲部分农业用水实现的。根据郑州市中长期水供需分析,即使南水北调通水后,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市的水供需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3
问:目前郑州市农业用水的状况如何?
答:近几年郑州市农业灌溉用水年均4.5亿立方米,占全市总用水量的1/4左右。目前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94.45万亩,但三成多的耕地仍是望天收。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77.5万亩,其中喷灌、滴灌等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仅11.45万亩。大水漫灌等水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58左右,而先进国家为0.7-0.8,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
4
问:郑州市粮食生产用水有哪些突出的矛盾?
答:我市粮食生产用水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严重短缺与粮食生产用水的矛盾。我市人多水少,属于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新增的供水能力基本用于工业和城市,部分原来农业灌溉水源也转移到工业和城市供水,加重了粮食生产用水的短缺程度和调配难度。
二是雨水资源时空不均与粮食生产用水的矛盾。我市年内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六成;年际降水量变化大,最大降水量与最小降水量相差两倍左右,特殊的降水条件使我市水旱灾害频繁,以旱为主,对粮食生产用水造成较大影响。
三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与粮食生产用水的矛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是保障粮食生产稳定的重要措施。我市灌溉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标准低、工程完好率低,特别是田间工程、末级渠系工程标准更低且老化失修严重,虽经近几年的大规模改造,但更新改造的任务仍很重,造成粮食用水调控能力不足,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不高。
5
问: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做到保障粮食用水安全。对此,您有何建议?
答:为保障粮食用水安全,需要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使节约水、珍惜水、保护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全社会共同努力,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构建节水型工业、生活服务业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为粮食用水富余出更多的水量。具体到保障粮食用水安全我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粮食用水保障能力。在井灌区,加大机井升级改造力度,提高井灌的灌溉保证率,进一步扩大改善灌溉面积;在大中小灌区,加大末级渠系建设改造力度,解决最后一公里灌溉问题;在西部山丘区,加大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解决灌溉水源问题。
二是认真总结推广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农民接受的节水灌溉方式,加快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尽快实现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方式转变。
三是着力建设节水农艺综合技术体系。渠灌区和井灌区应采取不同的节水灌溉和节水农艺措施,形成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山丘区应逐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扩大抗旱节水型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采用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发展旱作粮食生产。
只要大家共同携手、共同行动,水资源一定会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的发展,保障我市粮食稳产增产。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