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三亚3月28日电(记者 张茜翼)28日下午,中乌大学校长座谈会在海南琼州学院召开,来自乌克兰教育科学青年和体育部官员、乌克兰的大学校长等30余人,及中国教育部官员和10余所高校校长围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双方校长表示,在双方合作上,语言是第一道需要跨过门槛。
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创兵阐述两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合作培养的现状:“两国高校间相互了解不多,实质性合作较少;高层次人才合作培养涉及的学科门类单一,规模小,形式不丰富;官方推动交流多,民间自发性合作不足。”
周创兵表示:“因语言产生的障碍,制约了双方开展高水平人才合作培养的规模和深度。”他说,多数情况下,入读两国高校还要求先进行语言预科教育,然后再进入专业教育,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开展高层次人才合作培养的难度。他建议,双方应在加强本国语言在对方推广的基础上,大力开设英语授课专业课程,用英语进行项目合作等,排除语言障碍;拓展各个学科领域的合作,推进在课程教学、科研项目、实习实践中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
吉林大学副校长陈岗介绍道,截至目前,该校与3所乌克兰高校正式建立了校际合作伙伴关系。“科研合作是该校对乌交流的重要支柱,吉林大学与乌克兰科学院超硬材料研究所、机械制造问题研究所等高校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科研合作与交流。”
陈岗说,语言文化的了解不足是两国高校教授、学生间开展合作与交流所面临的较大困难。“两国高校间的合作还需要两国国家层面、学校层面更多支持,包括政策倾斜、专项经费支持、鼓励双方开展科研合作和学生的联合培养。”
波尔塔瓦国立技术大学校长奥尼先科说:“学校现有来自24个国家的研究生,而且每个学期研究生的数量都在增加。目前在乌克兰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55000个留学生在就读。在同中国高校的合作上,我校可以接收中国留学生的本科和硕士的学习。也希望同中方互换学生。”他说:“我们已经做好了同中国高校合作的准备。”
苏梅国立大学校长瓦西里耶夫说:“有来自6国的留学生在我校就读,语言问题虽然复杂,但是可以解决。我们从最初的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以英语的教学方式,已经有学生毕业了,学生还可以报名参加其他语言的培训。我还希望同中方在传统医学上进行合作。”
乌克兰国立冶金学院院长韦利奇科希望扩展双方科研合作。“我们希望双方合作之后,最终把科研成果推广到经济发展当中。也希望设立中乌大学校长联盟,举办科技文化节,分享科技成果,共同培养人才。”
当天上午,中乌教育合作分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分委会中方主席为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分委会乌方主席为乌教育科学青年和体育部第一副部长苏利马。双方一致同意,将加强两国青年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间的交流,继续支持汉语和乌语在对方国家的教学和研究,不断推动两国高校科研合作,探索新的模式,不断推动两国在高水平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鼓励两国高校开展对对方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