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北京企业总投资近6亿元 消化呼和浩特七成垃圾

2012-04-16 09:10:00 来源: 北京日报 
字号  

  早上7时20分,呼和浩特市京城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城固废”)副总经理蔡力群准点儿出了家门。

  蔡力群是本地的“老环卫”,去年6月,由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公司、呼和浩特城发公司等单位投资建设的京城固废投入运营,初期负责呼和浩特东部城区生活垃圾和全市污泥消化,未来将在呼市东部打造出一片以城市垃圾为资源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蔡力群就从东郊垃圾处理厂来到京城固废。

  根据规划,京城固废一期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污泥100吨、餐厨垃圾150吨,占到全呼市日产垃圾的七成左右。同时还预留了可发展至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污泥200吨、餐厨垃圾300吨的设计产能。

  运营首年“保底”700吨

  呼和浩特市近几年发展迅速,2003年建成的东郊垃圾处理厂已融入市区。为此,市政府决定将东郊垃圾处理厂搬迁重建。

  “这个曾连续三年被写进呼和浩特《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工程,最终由擅长垃圾处理技术的北京国企中标。”蔡力群说,直到今天,呼市人还习惯把东郊垃圾处理厂称为“老厂”,把位于金桥开发区的京城固废称为“新厂”。

  企业和呼和浩特市政府约定,生活垃圾一律由环卫部门负责运输,运营第一年日均“保底”处理能力不低于700吨,上不封顶。同时,如果环卫部门“送货”量达不到这一标准,企业仍可以按照“保底量”获得收入。“这相当于是合作双方相互引入的激励机制。”她解释说。

  “一称,刚好十公斤”

  8时30分,京城固废厂区内,一座支满脚手架的厂房顶部仍在施工,焊光闪闪。“那是规划中的垃圾焚烧车间。”北京机电院副总经理、京城固废总经理巴智勇从办公楼里迎了出来。

  在焚烧车间的南侧,垃圾分选、污泥干化再利用、餐厨垃圾制饲料、渗滤液及臭气处理的厂房依次排开,和填埋场一同占据了园区的西侧;而在园区东侧,5层的办公楼已经落成。

  巴智勇说,整个厂区内将实现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市政污泥、电子废弃物等城市垃圾的综合处置和循环再利用。

  他拉着记者径直来到餐厨垃圾处理的终端——封装机。在一个漏斗形机械下方,以麸皮模拟试验的餐厨垃圾颗粒比小米还要小。机械臂将一个个标有“饲料”字样的麻袋提到漏斗下方,将袋口撑到碗口大小,“哗”地一响,颗粒装了多半麻袋。上秤一称,刚好10公斤。

  战略投资模式将辐射推广

  “京城固废应该被视为一次战略性投资,企业通过和地方政府合作,利用自身的技术研发、整合及融资优势,不断拓展市场。”巴智勇说,难能可贵的是,园区内各处理项目相互关联,在局部实现了一条环保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

  呼和浩特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储成功认为,通过这次合作,北京内蒙古两地的企业、政府实现“双赢”,来自北京企业的基础设施投资为呼和浩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受益的还是居民。

  目前,新厂所在的循环经济园区总投资近6亿元,园区内全部项目将在2013年年底建成投产。一套京城固废25年BOT(建设-经营-转让)项目的账本已经深深印在巴智勇的脑中。项目运行前期,企业每年可入账三四千万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后,凭借上网电价收入和补贴,企业可以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反哺其他业务支出。照此估算,企业收回全部成本大约需要13年。

[作者:王珊珊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