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近日,一批青春洋溢的实习主播悄然亮相央视凌晨3点播出的《新闻直播间》。虽然被安排主持凌晨节目,但央视新闻频道的影响力还是让他们很快引起观众的关注,并迅速成为近期网络微博上热议的话题,甚至有网友大呼因为这些相貌出众的实习播音员,即使熬夜也要看新闻。
一向以严肃、正统、权威形象示人的央视新闻频道悄然发生了变化,将7位“小清新”从幕后推到了台前。央视实习主播之所以引发观众关注,受到网友的关注追捧,蕴含着观众对于节目创新的认同。
不知何时,新闻播报进入了模式化、刻板化的“怪圈”,主持人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也好,长年累月、一成不变的老面孔也罢,公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因为稀缺,赵普的数度哽咽,曾经犹如一股清新剂,让人们看到新闻主播的另一面——他们不仅有专业技能,也有公共情怀;他们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或者一个模糊的记忆,而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人。而7位实习主播的轮番上镜,令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将新闻事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是央视实习主播带给我们的新启示。无论是技术层面的“播报时停顿得生硬了些”也好,还是形象层面的“略显青涩”也罢,实习主播并不能将所有刺激人情感与心理的元素,都精确地嵌入到播报之中。但是,不刻板化的脸谱、不模式化的作业,因为真实和亲切,实习主播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期望这7条游入池中的“鲶鱼”,能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老百姓也不能对实习主播进行浅阅读,浅尝辄止地把关注的目光过多地停留在他们的形象气质上,而忽视了专业技能的改进。公众既不棒杀,更不捧杀,实习主播才能在褪去青涩的同时,拥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