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靠翻译和纸笔交流
现场,聋哑生较多,学校专门配了手语翻译志愿者。
有的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干脆通过纸笔交流。
“工资多少?”“买保险吗?”在一家汽车饰品销售店的招聘台前围了不少人,但却静悄悄的,有俩人在纸上交流。
据了解,这家店的老板有听力障碍,他之所以招残疾毕业生就是希望残疾人能自食其力,找到好工作,他店里有7名有听力障碍的员工。
“在这里,员工们相互理解包容,很容易成为朋友。我们没有限制人数,只要是适合公司岗位的残疾人都要。”他说,平时他们和客户一般都是通过纸笔交流。
有的招聘单位表示,以前也招收过残疾员工,他们工作上认真负责,尤其是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如电脑设计、手工制作等,他们的表现丝毫不亚于身体正常的员工。
希望社会能平等对待残疾人
现场,计算机、食品、装饰、盲人按摩类的岗位不少,但学生表示想找专业对口的不容易。
据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师唐海龙介绍,中州大学2001年开始招收残疾大学生,至今走出校门的残疾毕业生有近千人。
近10年来,一方面,随着这些高校残疾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越来越脚踏实地,另一方面,高校残疾毕业生的就业率接近95%,但真正实现专业对口就业的仍是少数。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大三学生小贾,腿有残疾,她在招聘会上转了一圈没发现专业对口的岗位。她担心在普通招聘会上,她会因走路不方便而被拒绝,“社会上很多单位歧视残疾人”。
“如果一家公司员工都是正常人,我担心因为沟通问题交不到朋友。”中州大学古建筑绘画专业大三的聋生小金通过翻译对记者说。
她说,很多工作他们都可以做,而且能做得很好,但有的用人单位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他们希望这样的专场招聘会能更多些,社会能平等对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