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注册登录

唐山一学校6分钟地震应急避险走红 教育局:学校都这样

2012-05-31 09:12:24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10时25分46秒,一个男生背着另一个左脚绑着绷带的男生往外走,周围4个男生护送,其中一人拿着双拐……教学楼一层的摄像头,同样也记录下了这几个从容的身影。

  受伤的男生是九(2)班的常钊。半个月前,他不慎摔倒,脚部骨折,只能拄着双拐走路。“地震发生时,我非常担心,因为我走得慢,要真有大地震,我落在最后,肯定会被砸。”

  九(2)班的教室位于教学楼三楼,地震发生时,坐在教室第三排的男生孙鲲,没有和其他同学一同从前门撤离,而是跑到第五排常钊的座位上,背起了他。

  “我跟常钊住同一个宿舍,平时关系就特别好,老师组织撤离时,我先想到常钊怎么办。我个子高、力气大,应该背他一起走。”孙鲲告诉记者。

  “谁知道会不会有更强烈的地震?在这么危险的时刻,孙鲲不顾自己的安危,把我背起来,还有同学想着我的拐杖,我怎么能不感动。”当时,常钊趴在同学的背上就哭了。

  视频的最后,是学生撤离到操场上,校长刘中山充分肯定了这次地震中师生的表现。

  刘中山告诉记者:“经过清点人数,2300多名学生和310名教职工全部安全撤离,比我们平时逃生演练还缩短了1分钟。”

  专家:视频成“学校地震应急避险”生动科普课

  作为唐山市教育局安全卫生处的工作人员,徐永山看了这段6分钟的视频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实话实说”:我们唐山的学校几乎都这样,只是这所学校的教室有摄像头,及时记录下了这一幕。

  从2008年开始,唐山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学校,每学期开始后的一个月内,都要组织一次应急逃生演练。“这是涉及学校评优评先考核‘安全管理’中的一项。”

  “我们看到,育才学校学生在楼道里的疏散路线非常有序。”徐永山说,唐山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地震、火灾等应急避险预案。其中,应急逃生疏散路线都会被固定下来,制作成示意图张贴。“平时孩子们上操、下课、放学,都按应急疏散路线离开教室,已成为习惯。”

  “唐山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两次有感地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学校对地震、火灾等应急避险演练都相当重视。”作为新闻发言人,唐山市地震局办公室主任郑湘军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

  看了视频后,郑湘军的第一反应是,学校肯定对学生进行过日常应急避险演练。

  在学校,人员密集,学生人群也不同于成年人,地震发生后容易发生混乱。“但视频中,在老师的指挥下,学生们很快冷静下来,应急措施也较为得当。”

  郑湘军点评说,学生们在地震后抱着头蹲在桌子下,是为了防止屋顶坠物砸伤。“如果桌子特别结实,可完全钻到桌下;如果桌子禁受不住重砸,则要将头部稍微露出桌子,这样,重物落下时,桌子可帮助减力”。

  而老师们在第一时间将教室门打开,同样颇为重要。“剧烈的地震会使门窗因变形而无法打开,使室内的人逃生无门。”

  对于是否第一时间从建筑物中撤离,在郑湘军看来,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楼房和夜间,提倡就地避险。”

  “第一时间选择正确,地震存活率将大大提高。”作为一名专业工作者,在郑湘军看来,迅速火遍网络的英才学校这6分钟视频,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网友们上了一次“学校地震应急避险”的生动科普课。本报记者樊江涛 《唐山劳动日报》记者 施疑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