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华网“记者微博圆桌对话”五:记者微博如何“博粉”、有无边界?

2012-06-10 11:34:56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新华网“记者微博圆桌对话”五:记者微博如何“博粉”、有无边界?

    新华网记者黄庭满庞晓华主持

    近期,新华网采访部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有关编辑部联合举行“自媒体时代记者的微私博公——记者微博圆桌对话”,特别邀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陈昌凤、新华社央采中心副主任和对外部副主任韩松、新华社对外部港台部采访室副主任张勇、新华社湖南分社副总编辑段羡菊、新华社北京分社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程义峰、新华社国内部新华视点主任记者陈玉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报道研究室主任编辑代和铭、新华网安徽频道总监卢尧、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项开来、《新京报》评论部资深编辑、评论员高明勇,以“自媒体时代记者的微私博公”为主题,围绕记者微博的兴起与发展、记者微博发言的策略与追求等多个议题共同展开了探讨。从6月6日起,新华网陆续播发“记者微博圆桌对话”有关内容。今天播发《新华网“记者微博圆桌对话”五:记者微博如何“博粉”、有无边界?》。

    主持人:坊间有笑言称:“未来的记者要求职时,媒体要看看他有多少微博粉丝”。这句笑言蕴含两层意思:一是微博能迅速提高一个记者的知名度;二是把微博粉丝当作一个记者的“价值变量”。你怎么看?现实中确实不难发现,有些记者开了微博,便以为从传统媒体的编审流程中挣脱出来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为博取粉丝、积累名气而随便放言,引发争议。请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你认为记者微博有没有边界?

 陈昌凤:对职业工作者的评判可以来自多方面,如果从微博看,那么看内容比看粉丝数更有价值。

 高明勇:对记者粉丝的考虑,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系数,但不是唯一,更不能作为单位考核的指标。记者使用微博,不仅看粉丝数量,更要看粉丝质量,现在僵尸粉丝可以用钱来买的,即使有数十万粉丝,有意义吗?并且,还要兼顾到记者使用微博的熟练程度,与网友互动的质量,与工作结合的程度,等等。

记者微博中沽名钓誉的现象确实存在,但绝不是主流,因为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所耳闻。记者微博当然有边界,边界就是你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要对职业负责。不管是微博、博客还是其他媒体,都需要遵守这个底线。

 韩松:需要一定自律。但我觉得,在法治社会,最重要的,是看他这样做违不违法。

 张勇:一、不能用微博粉丝来衡量一个记者的价值,正如不能用粉丝数量来评判一个影视明星的“江湖地位”与演艺水平。二、随便借微博放言这种行为是一种“失序”。记者作为特殊职业,其获取信息必然会依靠其所在媒体的平台和网络,其对新闻的过滤与评判,也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利用”了集体的“智慧”。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擅用这一优势去博取关注,都是一种“不合规矩”或者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有借职务之便捞取个人利益之嫌。三、记者微博必然有边界。但就现有规范而言,较难给予界定。大体可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发布内容不能与所在媒体的立场发生冲突;二是不能泄露所在媒体的内部隐私和机密。

 陈玉明:在法治社会,法律就是评判是非的准则。无论是记者微博还是普通人的微博,都应该有边界,边界就是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内部规定。我不认为记者微博在这方面有什么特殊性。比如,记者固然不能揭发东家丑闻,其他单位工作人员也不能;记者不能私自发布一些内部信息,其他单位工作人员也要保守单位内部秘密。法律是硬杠杠,谁都不能违反;单位的内部规定相当于东家与员工的契约,如违反了,单位可以按规定处理。

 段羡菊:很多人在网络上或者生活中吸取注意力,是依靠片面的言论与极端的表达。职业道德要求记者报道事实真实,看待问题理性,并不一定会迎合很多人的心理,从而增加很多粉丝。说到记者微博的边界,不由想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如果一个加v进行实名身份与媒体论证的记者,每天刷屏的内容都是风花雪月、锦衣玉食,与自己的职业工作几乎无关,是否会损害公众对他、对记者职业、对他所属媒体的印象呢?

 程义峰:如果一个记者用自己理性的思考和优美的文笔吸引到大量粉丝,是十分可贵的,也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为吸引眼球而哗众取宠、不择手段,则不可取,他的目的值得怀疑。记者微博肯定是有边界的,除了国家法律法规、所在媒体的具体规定外,还必须遵循公民道德。记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手握采访的权力,显然职业道德的要求不能低至与普通公民相同。作为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知识分子,记者应对自己的言行有着更高的要求。

 卢尧:记者微博肯定要有边界,那就是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及供职媒体的相关规章制度。记者微博也要有底线,那就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对于微博这一新媒体形式,如果运用得当,就会大大提高记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不能为了博取粉丝、积累名气,去做一些违反职业操守的事情,打“擦边球”,故意制造和传播一些负面情绪,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迎合某些网民的心理,这些都触及记者职业的底线。开设微博的记者心中要有一把尺,把握住记者微博的边界和底线。

 项开来:为了虚荣心挣粉丝,炒作、发虚假消息,这些是微博界的乱象,这涉及人的虚荣心,也涉及对微博的管理。记者作为360行之一,也不能免俗。至于“微博粉丝是检验记者价值的标准”,这种观点不敢苟同。正如一些网上达人,挣人气无所不用其极,粉丝者众,但其价值几何,见仁见智。

 新华网“记者微博圆桌对话”系列阅读:

[作者:黄庭满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