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原料降价快餐、奶粉却涨价 终端商品跟涨不跟跌

2012-06-14 08:59:00 来源: 国际商报 
字号  

  近日,猪肉、蔬菜、牛奶等多种农产品价格陆续进入下行通道,快餐、西饼、奶粉等终端产品却坚守“现价”,部分产品甚至还逆市涨价。终端产品“跟涨不跟跌”的原因何在?

  原料降价终端商品“追涨”

  近日,包括大白菜在内的多种蔬菜、猪肉、牛奶等农产品价格陆续进入下行通道,快餐、西饼、奶粉等终端产品却“不为所动”、“跟涨不跟跌”,部分产品甚至逆市涨价。

  今年初,麦当劳等多家洋快餐提价,曾引发餐饮行业“组队”跟涨。如今,原料价格下降,这些品牌却并没有调低售价之意。6月6日,记者在上海徐家汇、五角场等商圈看到,必胜客、真功夫等中外快餐此前调价产品仍坚守现价。

  今年4月,面包新语、巴黎贝甜等西饼店也曾因“上游食用油涨价”,对部分面包产品提价10%~25%。眼下大豆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宣告回落,曾经提价的面包零售价却仍然坚挺。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奶源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多地奶源价格下降。意大利原料奶收购价同比下降了15%,荷兰现货原料奶跌至21欧分/升~24欧分/升,法国原奶跌至25欧分/升。在新西兰恒天然环球乳制品交易网第68次交易活动中,全部产品(贸易加权指数)下跌6.4%。

  在国际奶粉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国内奶粉终端产品价格却上涨。去年12月,主导国内奶粉市场的洋品牌在海关总署调低奶粉进口关税前掀起一轮涨价潮。今年4月起,多个奶粉品牌再度调涨,包括雀巢、明治、美赞臣在内的“洋奶粉”平均涨价幅度超过10%。

  谁是物价的真正推手?

  此前快餐、西饼、奶粉、洗护用品等调价纷纷抛出“成本推动论”,如今原料成本下降,终端产品为何“你涨我就涨,你降我不降”?

  从事审计工作的上海白领李阳感到不理解:“猪肉涨价的时候快餐迅速提价,猪肉跌价了也不见降低价格;食用油涨了西饼也涨,食用油跌了也不见西饼降价。难道消费者只能成为商家转移成本压力的‘棋子’?”

  专家分析认为,尽管原料价格下跌,在租金、运输等中间环节,终端企业仍面临实际的成本压力。而上游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也推高了终端定价的上行预期。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金培华认为,虽然近期多种原料成本价格走低,但餐饮业受前期进货价格影响,终端调价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租金、运输等成本上行压力也没有消失。

  据了解,原料、人工和店面租金是餐饮业的主要成本。目前部分地区租金水平保持上行势头。据高力国际零售物业报告,一季度上海核心商圈底层平均租金环比再涨2.9%。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全球合伙人王昕指出,从过去三年来看,餐饮业态的人工、租金、运输等成本有较大幅度上涨。中小企业承受更大的成本压力,利润率较低,可能会跟随龙头企业集体涨价。

  而在运输成本方面,5月20日起,国内铁路货运价格已经上调,平均涨幅约9.5%。粮食、大豆、农化肥等均在运价调整之列。

  此外,眼下大宗农产品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状也让终端企业对原材料的上行预期不改,终端“难言跌价”。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5月底鸡蛋日均价一度连涨10天,大蒜日均价半月内已涨30%。

  破解暴涨暴跌平抑终端物价

  专家认为,终端企业应优化直销采购,改善经营效率,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压力,而不能一味将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同时,原材料价格频频陷入暴涨暴跌的怪圈,拉高了终端价格预期,平抑物价还需从破解农产品价格周期做起。

  王昕认为,站在消费者角度,接二连三的涨价势必会流失一部分顾客。在食材价格波动的一定幅度内,餐饮业可通过调整菜品维持毛利。除了一味注重门店扩张,企业也要提升单店营收和整体利润水平。

  从长期来看,优化经营、留住顾客不能只靠调价,经营者还应注重质量和服务。企业在高声喊涨之余,必须真正重视消费者利益。

  专家建议,从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遏制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建议,应提高上游农产品产销的组织化程度,减少原料价格波动,平抑终端物价。同时,还要大力推广农标对接、农超对接等,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压力。此外,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农副产品信息监测及发布平台,减少生产盲目性,消除供需信息的不对称。作者:周蕊 杜放

  

[作者:周蕊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