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工作忙生活累——初老症,人未老心先衰
核心提示:台湾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的一个新名词——初老症,引发人们尤其是80后群体的共鸣。初老症,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未老先衰,而是一种心态的衰老,但它带来的消极情绪、身体机能衰退等问题,就像一个无形杀手,会扼杀年轻人的干劲和激情,形成社会消极情绪,亟需引起人们的重视。
“以前烦恼青春痘,现在烦恼小细纹。”“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早的事情反而越记得。”“最讨厌听到‘如果你不怎样,就不能怎样’的威胁”……
如果年轻的你身上出现类似的情况,就可能患上了一种全新的现代病——初老症。
初老症的原意是,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一些年轻人心理年龄往往比实际年龄大,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心态消极,身体机能也相应出现衰退的迹象。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网友罗列50个初老症状,而绝大多数网友对照后,都惊呼“八九不离十”。
症状 青春尚在 心态已老
“我觉得自己都快成小老太婆了,很健忘,但对很久以前的事却记得很清楚,怎么办啊?”这是80后网友小小发的一条微博。
26岁的小小在杭州一家大型私营企业做文秘,一向为自己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拥有一个小巧可爱的脸蛋而自豪,干起工作风风火火,很有激情。
但是,她工作两年后,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特别是面对日益增多的事务,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慢慢地陷入一种消极状态中,什么事都不想去做。
“更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的生活喜好也变得消极起来:曾经天天追着流行歌曲跑的心情不见了;半夜疯狂K歌也不感兴趣了;下班后也不想出去逛街,只想宅在家里……”
小小对照网友列的50条初老症状,顿时惊呆了,竟然半数以上的特征能与自己对上号。
“只要坐下来,小腹就有一摊肉”、“认识新朋友的几率逐渐退化”、“KTV热门点播排行榜里的歌曲完全不会唱”……
小小一脸无奈地说,在学校时,除了学习,跟同学天天在一起有玩有笑,没什么压力;步入社会后,大家都忙于工作,很少有精力做其他事情,朋友圈子也越来越小,感觉日子越过越压抑。一向性格外向的她,现在变得喜欢安逸的环境,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尤其让小小苦恼的是,一些还在学校读研的同学或亲朋好友,每次和她联系时,她总是很忙,而自己一年到头也很少主动与她们联系。人家都以为她有了份好工作,就傲慢不理人了。还有同学甚至说她能挣钱了,就抛弃姐妹,生怕大家要她请客。
如今,身材娇小的小小,看上去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沧桑。正因为对什么事都比较消极悲观,到现在都没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有时候,就连领导交代的任务,她都变得有些消极怠工。
“其实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但有时候偏偏就不自觉地这样做了,真没办法。”小小处于痛苦之中。
问诊 压力过大 身心透支
相比未婚女性,很多在事业和家庭中开始担当重要角色的已婚男士,初老症愈加明显。在单位,他们被领导寄予厚望,未来也有无限的可能性,竞争压力很大;在家里,他们既要面对房贷压力,又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与日俱增。
上网搜索可以发现,网友对初老症也很关注。许多msn、qq签名和微博弥漫恐初情绪,上面写着“疑似初老症”、“初老症来袭”……
今年30岁的陈洁就是其中一位。她自从看了《我可能不会爱你》这部电视剧后,感觉剧中女主角程又青总结的病症和自己非常符合,从此给自己贴上初老标签:“以前年轻,因为工作需要常常熬夜,熬一夜白天补一觉就精神了,但现在三四天都回不过神来。这不是变老,还是什么?”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化妆品公司也打起初老症的幌子,为白领女性推出“抗老秘诀”,点击率颇高。
一个新名词,为何广受认可?
“其实,在心理学上并没有初老症这一说法。”中国心理学会员、心理专家陈志林表示,现在人们所说的初老症,主要指都市白领因工作压力或生活紧张,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容易衰老的现象。
这个群体,主要是80后。他们成长于高速发展的年代和急剧转型的社会,面临的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加上他们大多曾是无忧无虑的独生子女,眼下逐渐迈入而立之年,拼命工作却不知如何放松、减压,容易出现“人未老心先衰”、“人未老脑先衰”等问题。
据调查,中国内地城市白领中,有76%处于亚健康状态,接近6成处于过劳状态,35岁至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平均比实际年龄衰老10年,健康状况明显降低。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赵国秋认为,出现初老症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
首先,有些年轻人刚开始工作时动力足,感觉不到压力,但时间一长,动力消退,会感到压力变大,如果期待的收获与付出产生较大差距,更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其次,还有一些年轻人在工作、生活和感情等方面遭受挫折后,容易出现自我否认的消极心态;再次,少数年轻人的个性深沉、老练,社会阅历丰富,本身就显得“老”。
“如果人的心态与实际年龄太不相符的话,不仅会导致年轻人过早地对美好生活失去乐趣,还容易影响其人生价值观、世界观。”赵国秋有些忧虑地说。
良方 开心工作 快乐生活
现实中,也有一些年轻人并不认可初老症。有网友调侃,初老也可以解释为“初步获得老资格”,认为初老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是80后成长过程中应该承受的阵痛。
但不管如何,预防和减少初老症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不少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
从曾经的扮老、装成熟,到如今的不用装扮就已显老,初老症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一种恐“老”心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陈晓云副教授认为,恐老心理,除表现出难以接受衰老的心理,还有试图改变现状的愿望,担心无能为力却又不甘于现状。
也有专家提醒,初老的症状,很多时候只是由一些现象堆积的概念,带有类型化群体心理情绪的影子。网络作为年轻人喜欢的憩息落脚处,有些流行词汇、概念,仅仅是不加掩饰的生活细节、不拘小节的琐碎感想的提炼,没必要盲目对号入座,强贴标签,吓唬自己。
解铃还须系铃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感觉中的压力,其实只是一种心态问题。因此,年轻人应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调整确立健康的身心状态,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太高,不能过分追求完美,要学会开心工作、快乐生活,让人生充满乐趣和激情。
“初老症,并非代表人体器官的老化,这只是80后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心理状态,只要积极对待,并不可怕。”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心理医生张子霁认为,年轻人大学毕业到步入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从学生到公司职员、丈夫或妻子、爸爸或妈妈,各种角色在相继附到80后身上,束缚、压力、责任不断增加,所以应该通过加强身心锻炼来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积极应对各种变化带来的问题,而不是被动再被动。
“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就有了‘正能量’,就能驱赶走消极的情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莉说,如果自己感觉患上初老症后,可以主动和父母、亲戚朋友谈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每天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对自己的职业做合理的长期、短期规划。“这些都是缓解压力,拒绝初老的好方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洪波:按照生理规律,3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于精力、体力最巅峰的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生活热情退却的初老症,根源在于压力太大。如何预防初老症?要学会调节,一方面要经常对生活习惯进行“折腾”,尝试新鲜事物;另一方面要及时调节人生目标,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人生规划。要有坚定信仰,这样才能让年轻人活得成熟淡定而不失热情。(记者 廖小清 通讯员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