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部队迅速组织滞留旅客转移。
本报特约摄影 李光印
本报记者 刘冕
昨日上午,京港澳高速出京方向17.5公里处,不时有车辆快速通过,看不到“7·21”特大自然灾害留下的痕迹。然而,就在这里,21日的深夜,积水最深达6米,百余辆汽车被淹没;就在这里,从一名普通的私家车主开始,一群陌生的路人、几百名附近的工人齐心协力,开始了一场6小时的自助救援……
5位司机互助推出“趴窝”车
7月21日傍晚,雨越下越急。家住房山区城关镇的刘刚开车出门,就被堵在京港澳出京方向南岗洼路段的一个铁路桥下坡处。
此时,桥下积水深浅不知。大部分私家车开到这里,都跟一脚刹车,不敢轻易涉水。打算去接朋友的刘刚瞟了眼车上的时间——19:30,直接加了脚油门。“开到一半儿,水就没过了轮子。我心想坏了。”
车在桥下趴了窝。刘刚赶紧下车,伸出胳膊,冲着后面摆动。“我当时特别大声地喊,让他们别过来了。但来不及了,紧跟着我的两辆车也泡进水里了。一辆是奥迪,里面是3位小伙子,还有一辆帕萨特,司机是个戴眼镜的男同志。”
他们5位,在京港澳高速上演了第一轮自救互救。大家协力依次将车推出积水。鞋里进了水,刘刚干脆把鞋脱了放到车上,光着脚推车。
冒充警察搬来救兵
车推上了坡,但雨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反而越下越猛。刘刚他们合计了一下,打算走到前面不远处的桥下避雨。
走了一半儿,刘刚发现,进出京车道中间,两个人紧紧抓着隔离带的栅栏,被水冲得一摆一晃的。他仗着水性不错,打算慢慢游过去,把他们拽过来。
“试探了大概一两米,我就返回了。”刘刚一再解释,“不是不救人,水太急,水性再好的人也会出危险。”
当时,雨水、铁道桥上的水都往铁道桥下灌,高速路两旁的水也冲破土堤。水位噌噌地往上蹿。
刘刚意识到了危险,大声招呼:“快,往桥上跑。”边跑他还冲着桥下避雨的人不断地打手势,示意他们也赶紧上桥。
到了桥上,气喘吁吁的刘刚四下张望,发现多了三四位新人。他们和原本的5位司机成了首批自救队队员。
大家轮番打110、120、122,但一直占线。“有的人家里来了电话也赶紧掐断,不停地打求助电话。”
“我满脑子都是救人。”在一片雨雾中,刘刚发现了一处二层的简易楼。“走,上工地借绳子救人去!”
工地的大铁门前,几个大小伙子使劲砸门,声嘶力竭地喊:“快救人!”。
“门刚开了个小缝儿,我们一股脑地就涌进去了。”刘刚回忆说,“所有的人都扯着嗓子喊,‘救人吧’、‘发洪水了’……开门的工人一下子就懵了。”
刘刚灵机一动,一把拽过这名工人,底气十足地说:“我是警察。京港澳高速积水了,有群众受困,需要救援,带上你们的消防工具和防雨物品!”
其实,刘刚是房山区流管办的一名工作人员,是一名复转军人。“说是警察,他们才能快速信任我啊。”
经了解,这是一家污水处理厂的工地。工作人员快速拿来了消防工具,一名保管员站在存放雨具的仓库前却找不到钥匙了。
刘刚直接抄起手边一把板斧就要砸门。回忆当时,他自己先乐了,“你想啊,一身黑的大小伙子,光着脚,进门就举斧子,这得什么形象啊。”
找到了雨具、绳子和救生圈,自救队也多了十多位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工人。此时,刘刚接了父亲的电话,老人告诉他家里一间小房被水冲得快塌了。
“家里人安全就行,房塌了再盖。我这儿都是人命!”没再多说,刘刚直接挂了电话,把手机留在了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