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北大教授称大学不能当“职业培训所”来办

2012-08-18 09:1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号  

  进入今天这个话题,先请大家思考一下,大学到底有什么用?提这个问题似乎很“傻”,因为谁都有现成答案。比如,大学就是培养人才,就个人而言,上大学就是为了今后能找个好的工作,等等。这些回答都没有错,或者说可以理解,但起码是不完全的。大学肯定要培养各方面人才,但如果办学的目标就限定于此,这可能是短视的,工具性的。钱学森先生临终提问:为何我们的教育培养不了杰出的人才?看来的确需要反思。很可能是定位出了问题,用工具性思维来办大学,定位太功利,太实际,只想出人才,反而难于出人才。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可以说都是以政治性、工具性的思维为主导。上个世纪50年代院校调整,中国的大学普遍被改造为采用苏联模式,学校着重做两件事,一是意识形态培训,二是职业技能培训,目的是为各行业输送又红又专的专业人才。和解放前相比,那一段时间中国高校数量、规模有很大的发展,也确实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但那时大学的功能被限制,成了完全按照国家的方针计划生产实用人才的机构,而不再是科学文化中心,更说不上思想库,大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下降了。大学的文化使命被简化为政治思想的灌输,大学的学业就是培养听话的“螺丝钉”。

  记得当时,每年新学年开学,清华大学挂出一条大标语就是“欢迎你——未来的工程师!”这所大学当时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培养实用的建设人才。到“文革”时期,极“左”思潮全盘控制思想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受到严重干扰,像北大、清华等大学出现“梁效”这样的御用写作班子,大学失去了灵魂,被绑到政治斗争的战车上,“文革”结束后,大学恢复招生,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思想极为活跃,学风相对自由,有些大学在社会思想解放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学特有的文化辐射功能有所恢复。这是我国大学教育很难得的一个黄金时段。

  最近20年,高校纷纷合并扩张,招生规模急速膨胀,部分专业学院转向综合化,科研得到重视,素质教育提上日程,但市场化的入侵,使工具性的办学思维变本加厉,只是由原先服务于政治变成服务于市场。加上在一些人眼中,大学是敏感地带,意识形态的弦一直绷紧,大学的改革落后于任何其他部门或领域,其畸形发展有日益严重的态势。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学办学强调政治挂帅,实用为先,这是可以理解的。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务实的甚至带有政治功利性的办学思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那时国家有更紧迫的事情要做,办大学要纳入举国体制,人们也难于超越地看待大学的功能,所以几十年来,办大学都是很政治化、功利化的,缺乏长远的眼光。我们不必责怪历史。

  问题是现在时代发生了变化,社会转型,国力强大,空前开放,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办学的条件好多了。在新的形势下,本来我们办学有条件也应当摆脱过去那种工具性思维,有更长远的眼光与胸襟,国家也有这种战略的需求。为什么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知名的高水平的大学?潜台词就是要按照世界的通例与成功的经验来办大学。本来这是个进步,观念发生了变化。可是我们的大学这些年来进步不大,水平不见提升,反而变得更加功利。在工具性思维指导下,所培养的人才也是视野偏狭、缺少创新能力的。中国经济这二三十年有飞速的发展,可是我们的大学所培养的在科技方面顶尖的人才,是极少的,人文社科方面那就更惨,在国际上没有什么话语权。现在不是提倡文化战略吗,国家希望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可是大学的这般状态,并不适合当文化建设的推手。我们对 “钱学森之问”,还是没有交出认真的答案。

  所以我们应当反思几十年来的高等教育之弊,要寻找和重新确定大学的定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摆脱工具性的思维。大学当然要服务社会,要培养人才,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是大学的任务。但办大学不能只是想着培训人才。大学的定位要高一点,要充分考虑大学的功能。如果定位就在服务当前社会,那大学的功能就被缩小了。办大学主要为的是什么?是给社会提供一个精神的高地、文化的源泉,在这前提下,形成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然后培养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等等,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事实证明,办大学只想着意识形态灌输和技术传授,这种狭隘的思维模式既培养不了杰出的人才,也不可能和世界一流的大学竞争。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西方很多有名的大学,也是经过多年的历练,才最后成为科学文化的中心,成为精神的高地。所有著名的大学对于社会都有文化导向作用,这种导向是因为既关注社会,又能适当超越,和社会现实生活保持一些距离,有相对的独立性。大学不能和社会混同,应当有理想,有批判精神,有自由的空气,创新的氛围。大学应当比社会“纯净”一些,是社会的特区,是文化建设的实验场。大学集中了一批知识精英,作为社会良知和理性的代表,超越利益集团,是制约利益冲突,促进社会稳定进步的力量。大学文化的使命是培育公民的自我意识、独立意志、公平竞争、社会责任、公共道德等理性素养,而不只是专业技术。大学的精神不是靠习俗或道德来维持,而是由学者和大学生源源不息的追求来支撑。自由的思想探索、批判的意识、学术的切磋、独到的发现、大胆的创新、个性的充分发展,都是大学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大学文化向社会辐射,能成为社会文化秩序的建设力量。成熟的大学对社会有超前性、批判性、创造性,不应当满足于服务当前,迎合时尚,不应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在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掘他们的潜力,这和我们通常讲的专业训练是有差别的。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说,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4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二是学怎样做事;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最后是学怎样做人。

  都是讲“人”,我理解是大写的“人”,而不是一般说的“人才”或者“专家”,这和我们通常对于大学功能的认识是很不同的。温儒敏

[作者:邓永胜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