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反响持续升温 有人赞赏有人质疑
8月17日,中原网报道了《郑州12名大学生用打工钱开房 为农民工夫妻搭鹊桥》一事,南方都市报、新民晚报等相关媒体纷纷转载。不少人对学生们的爱心举动大加赞扬,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质疑声。
“我接到好几个电话,上来就骂,说我们吃饱撑的没事找事。”王旭辉有些委屈。
有人说,“酒店开房”这个词语本身具有争议性,用作公益活动倡议有不妥。
网友“林香娜”则认为,农民工们普遍舍不得花钱,所以没尝试这种形似度假的生活,只埋头工作,有时候累了就直接爬角落睡了,这种活动能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
还有人用“炒作”、“作秀”来形容这次活动,认为没有实际意义。
有网友表示,这是一次公众教育的倡导行为,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以及关心工人的家庭问题,而不是真的希望通过这活动就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
政府应有更多作为 工地上推行“夫妻房”
有人担心,如此浪漫的七夕过后,农民工夫妻面对的依然是男女分开的集体宿舍,或是两地分居的状况。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增彪说,农民工长期在外,缺少了夫妻间、家庭间的情感链接,往往把自己的追求目标定位在“挣钱”上。
有关人士表示,由此造成的情感缺失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民工的真正需求,不能只靠民间的公益活动,政府行为更加重要。
有些建筑工地设立了“农民工夫妻房”,方便夫妻团聚。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民工夫妻房一般都是建筑单位根据自身条件自主设立,建委现在并没有相关要求。
中原网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