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元开个店,就为办齐证
其实去年,我就该上小学了。那天,爸爸抱着证件来到学校,“劳务合同不行,年龄还不够,上不了”,听老师这么说,爸爸愣了:就差两天也不行?
那天回到家,爸妈一天都没怎么吃饭。妈妈说,“早知道这样,即使剖,也要早生你几天,现在比别人小两天,却要晚一年上学”。
爸爸却说:“拉车卖菜哪有劳务合同,假合同终究是过不了关的。”并说,“如果有个小店铺,就会有工商局的营业执照,孩子上学就容易多了。”
去年10月,我家的小店开张了,家里存的钱都用上了,还欠下姑姑3万元钱。爸爸说,要不是因为这个店,今年估计我还是无法在城里上学。
现场扫描
不少学生报名被“证”住
拿到小学入学通知书,点点的爸爸吴先生激动地抱着儿子,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了。他说,一家人之所以要来郑州,“就想让孩子能在城里接受好的教育,将来好有出息,可在城里上学真的好难,但只要孩子能学好,我们做什么都是值得的,哪怕是吃苦受累也是值得的,不能让孩子再像我一样继续打工、种地。”
昨天,为更方便地帮助到家长,河南商报开通了小学入学热线,从早上7点多开始,热线电话一刻不停,家长的咨询电话一个接一个。上百个孩子家长说,因证件不齐,因没有房子,因户口没有迁过来,因证件不一,因章盖得不对,因年龄差几天……他们都没能给孩子报上名。
一位家长说,孩子7岁了,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学,他一年前就开始关注郑州小学入学的政策。按政策,他提前半年准备齐了所要求的“六证”,可是,他一上午跑了三所学校,“这个学校让去那个学校,那个学校又将我推到了另一个学校,我们到底去哪儿上学?”
他说,自己在郑州打工5年,就想着让孩子在城里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甚至上大学,可现在看来,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