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绵阳8月23日电题:“国家试验田”的“一号工程”
记者杨超
“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而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开放灵活的产学研协作机制。”四川省绵阳市科创区管委会主任柳江拿着与北京邮电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协议走下签约席,收获颇丰。
23日,在绵阳科技城产学研协同创新暨成果转化对接大会上,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等30余家知名高校、国家科研院所纷纷接受了绵阳科技城抛出的“橄榄枝”,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
在这个人才密度为1200人/万人、中国西部中等城市最大的智力密集区,绵阳市从为共和国默默“铸剑”到为创新型国家披荆斩棘,一大批“国字号”在绵国防科研院和大专院校无疑是其巨大的“能量源”。
“绵阳科技城担当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经验’的重任。推进军民融合、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国家试验田’的‘一号工程’。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内引,更要外联。”中共绵阳市委书记罗强一语中的。
为加快推进科技城建设,近年来,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成员由11个增至18个,省政府下放19项经济管理权限,部省在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同时绵阳不断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并成立科技城管委会,全面协调科技城建设各项任务。
“我们一直寻觅、打磨着开启‘能量源’的金钥匙,而破题的关键就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绵阳市科技局局长夏明说,无破则不立。
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国家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西部地级市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西部第一支产业投资基金……每一项新机制都带来了新活力、新动力。
“2011年,科技城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6.8%,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到59.6%。”绵阳市委常委、科技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颜超告诉记者,依托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近五年,平均每天有4项国家专利在这片土壤里孕育诞生。”
在绵阳市园艺山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的科教创业园区,20余家军民融合企业的“开枝散叶”,使电子信息、环保节能两大主导工业产业生机勃勃。
“通过对企业的孵化、培育,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管委会主任柳江介绍说,去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军民融合工业产值占比达到75%以上。
“科研人员也是公司的股东。这样的制度设计从根本上激发了科研人员实施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三年时间,由九洲集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组建的九九瑞迪数字成像公司已成长为西部最大的X射线影像系统集成商,并成为科技城探索“院企联转”的成功实例。
颜超表示,经过长期实践,绵阳成功探索出“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民企参军”四种军民融合模式,并形成互动交流、交易转移、利益共享三大新机制,军民融合产业已覆盖300余个专业领域,近百项高新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一大批军转民高技术实现产业化。“2012年军民融合型企业年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形成了军民融合产业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按照“一院所一园区一产业”原则,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在“国家试验田”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今,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正向千亿产业集群迈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食品及生物医药、冶金机械、新材料、新能源已形成百亿产业集群,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军工及民用光电子、激光及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目前,绵阳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新产品产值率达54%。
“通过科技创新,绵阳科技城开启了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绵阳制造’向‘绵阳创造’的转型发展之路。”绵阳市市长林书成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