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清华大学的3000多名新生赴校报到。与以往不同,今年该校首次在报到区外设置了“家长止步”的警戒线。新生必须自己带着材料独自登记入学,家长一律只能在线外等候。(8月16日《北京日报》)
今年高考结束以后,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就写了致2012级新生的一封信。信中说:“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你会面临学业的新要求、目标的新调整、观念的新交融,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你首先要学会独立——在生活上独立,在思想上独立,在人格上独立。独立意味着成熟,独立意味着担当,独立意味着负责的精神和能力。大学对于独立性的训练,始于入学,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全过程。希望你背起行囊,独自来校报到,迈出人生自立的第一步。”
尽管陈吉宁校长提前一个月就写了这封信,但到清华大学开学的日子,成群结队的家长还是蜂拥而至。他们有的坐着火车来,有的乘着飞机来,还有的是开着小车来。背包的、拎袋的、扛行李的,像洪水一样涌进校园。无奈,学校领导只得让保安在报到区拉起“警戒线”,以保证新生独立报到的第一关。
家长送新生入学,已成为近年大学开学的“中国特色”。去年武汉工程大学的一名新生,竟然有6位家长护送。而山东威海大学的一名新生,则有8个家长陪同而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伯伯、伯母、大姑、二姑,乘着两辆小车,拥着一个男孩,浩浩荡荡开进校园。其他的护送者基本也都是这样一个模式,家长手提肩扛,新生两手空空。直到父母帮着把报到手续办妥了,饭卡钥匙领到手了,被褥床单铺好了,才恋恋不舍地说再见。
为什么这么多的家长,都愿意千里迢迢送新生?可能是因为孩子第一次出远门,父母不放心。绝大多数新生,在高考之前,都一直生活在本地。虽然他们对远方的城市很向往,但缺少独立出行的经验和技能。也可能是因为家长希望直接了解孩子就学地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亲眼看一看,那里的校园大不大,饭菜香不香,交通便不便,环境美不美,同学多不多,社会治安好不好。再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具备了举家出行的经济实力。一些家长送新生入学,也是为了借机旅游。走一路,看一路,欢笑一路,快乐一路。
但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家长的过分呵护,绝对不利于大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现在已经发现一些大学生,对家长的依赖过度,生活自理能力很弱,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不仅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而且在走上社会之后,缺乏职业竞争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任何能力,都是学习和培养出来的。越缺乏,就越需要培养。作为家长,我不反对送子女入学。但最好是把送的过程,变成培养和锻炼的过程。比如买票、买饭、托运、搬运、问路、问事、洗衣、洗碗、置办生活用品等,都让学生自己动手。而父母,只以“观察员”的身份出现。不要怕他们为难,也不要怕他们出错。多经一事,才能多长一智。哪个父母,也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该“止步”的时候,一定要“止步”。
(汪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