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桌前张贴着节选《三字经》《弟子规》,每周一他们都要回家解读自己课桌上的内容;暑假作业,学生被要求每周写一篇以“孝子在行动”为主题的作文……从上学期担任川大附小2008级6班的班主任以来,邓新靖便开始大力推行他的“孝育”:以孝治班,背诵《孝经》,践行《弟子规》。然而,这些举措在家长中引发争议……
新举措 班主任推行“孝的教育”
川大附小五(6)班(即2008级6班)的文化墙上,教室前方贴着“孝亲、尊师、重道、修身”,后方则贴着“勤奋、自立、乐学、善思”。这是班主任邓新靖和家委会成员最终妥协的结果。
邓新靖,今年32岁,教龄已有13年。在从教过程中,他遇到一个“两难问题”,很多学生听老师话但不听家长话。2010年暑假,他听了一个“百善孝为先”的讲座,随后收集了大量有关“孝”的书籍潜心研读。“人不孝亲,无以尊师;人不尊师,无以重道。”邓新靖说,人不重道,遑论学业。在研读《孝经》等著作后,他以“孝为根本”的想法渐成雏形。
去年暑假,邓新靖调到川大附小,担任2008级6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他向家长们阐述了他关于“孝”的思考。随后,他和家长、家委会商量后,家委会印制了《弟子规》《二十四孝图》《孝经》《道德经》、《三字经》、《训蒙骈句》等读物。另外,他还在早读、语文课前三分钟等时间开辟了专门的“孝育”时间。《二十四孝》和《孝经》是晨读暮诵,《弟子规》拆分为44份贴在课桌上。他还发放调查表,制定《孝言孝行反馈表》,让家长对孩子在家里的孝言孝行进行评价。
引争议 家长担心荒废孩子学业
然而,这些举措在实施时并非一帆风顺。家委会主席老王透露,当时就引发很大的争议,甚至有家长想联名上书“弹劾”,主要原因是邓老师将很大重心放在“孝”上,家长担心把学生的功课荒废了。一位家长担忧,孩子可能会发现学到的东西和大环境不一样,比如吃饭“长者先,幼者后”,现在哪个家庭不是围绕孩子一个人转?家长老金说,邓老师布置暑假作业,要求孩子每周写一篇以“孝子在行动”为主题的作文,一些孩子觉得枯燥,都在应付编故事。家委会主席老王则建议“孝育”应在思想品德课上,不能占用正课时间。但邓新靖强调,“都是用的零散时间”,比如晨读时间、午休、和语文课前三分钟以及部分思想品德课。
学生说 学了“孝”体谅了大人
“其实,我的压力更大。”邓新靖说,如果成绩不提高,很多人就会认为我只会耍花架子。他从孩子们的反馈表上看到了信心,一个叫魏毅的孩子反馈,在家里“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行如风”受到了家长的表扬。
邓新靖透露,班上的综合排名比他接手的时候提高了。他认为,“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的向师性强,和同学融洽,教育沟通成本降低后,学习成绩自然就容易提高。学生韦家祺说,以前自己爱在长辈面前大吼大叫,现在知道对长辈说话要“怡吾色,柔吾声”,语文成绩也提高了。学生周煜萃表示,学了“孝”体谅了大人的难处。
“反对声渐渐少了。”邓新靖计划,在本学期跟进《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易经》。他还打算和音乐老师合作,教孩子们一些有关孝的歌曲。不过他也遇到一些困惑,比如如何把“孝育”同思想品德课无缝连接。
川大附小德育处主任王宁表示,其实“孝”的教育,其他老师也在做,比如感恩教育,只是邓新靖把它鲜明地提了出来,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经过一年的实践,2008级6班的学生有礼貌、讲文明、守规则,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但王宁希望,能从儿童的特点出发,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注意区别一些不合时代的东西,比如孩子和长辈说话要小声,要低着头退几步走出去。邓新靖的一位同事认为,邓的做法“很有勇气”,不过效果还有待时日。
(杜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