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视的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就伴随着争议、话题、讨论,他们一路走来,一直是媒体一景。
品牌生存期做大概念
《非诚勿扰》开播仅半年就有4.44%、4.53%的收视业绩,而除了这抢眼的收视表现之外,该节目最初形态的呈现就有着鲜明的形象识别体系,具有一个品牌节目应有的辨识度。
规则框定下选择的不对等与权利的逆转。节目中24女对1男的比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戏剧性冲突,同时,男嘉宾3条短片之后,依然有女嘉宾为他留灯,权利立刻反转,由女选男变成男选女。规则为王、权限明确。这恰恰符合电视传播中的一条重要法则——“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即保持它简单的、傻傻的状态,观众不需要任何记忆成本,就可以在任何一期节目中直切其中,投入收视。
主持人有着鲜明的个人烙印。选择新闻播音出身的孟非来担当主持,选择具有人格色彩分析学背景的乐嘉担当嘉宾主持,加之后来的嘉宾主持黄菡给节目带来柔柔的女性气息,整档节目主持气场闭合、丰厚、完满。
让“人”成为节目造势的力量。《非诚勿扰》在最初的节目呈现中,争议性的话题来自于嘉宾的价值观所传递出的社会性话题,节目也因为争议性的人物而越发火爆。
品牌成长期做出口碑
现阶段的《非诚勿扰》已经逐渐走出刻意制造争议性话题和争议性人物的时期,逐渐褪去嘉宾的个人主义色彩,显示出节目本身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
应该说,《非诚勿扰》的意义范畴已经不限于简单的相亲速配,而是以社会性话题为主,节目整体所体现出的力量,是关于全社会对于婚恋观、价值观的思辨力量。
《非诚勿扰》最为宝贵的,是传递一种精神,在纷扰的社会万象中抓住了考验人性的灵魂历程。让人笑中带泪的场景,真实地代表了人性中一种金光闪闪的情感。
品牌成熟期做长外延
《非诚勿扰》从季播节目转变为常态化的周双播节目,节目要素、工业化流程、包装、时段都被相对固定下来。伴随着节目品牌的深入人心,延宕节目的品牌影响力势在必行。
在一档节目的品牌成熟期,观众对节目的消费不仅是它的内涵,还有它的外延。即便题材是公众的,解读方式也完全可以是独家的。《非诚勿扰》还不定期地推出诸如英国专场、澳洲专场、法国专场等特别节目。
节目的呈现是一种生活理念的交锋,视角决定节目的深度,而深度决定了节目的宽度和广度。
在产业链的打造中,非诚勿扰官方网站承载了非线性、多次传播的作用。官网对电视内容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在手机上进行了产业链延伸的尝试。
品牌衰退期积极转型
如今的传媒环境已经不囿于同类型节目的竞争,并非捉对厮杀,而是红海混战。为品牌节目殚精竭虑、未雨绸缪,永远不是多余的。
何为转型?何为生存之道?诸如《非诚勿扰》一类的节目,其核心竞争力即诸多制胜的要素,不依附于节目的形式而得以存续,这才是延续品牌力量的关键。
我们看到,江苏卫视已经有打破框定界限而打通全卫视整合这些制胜要素的趋向。比如,江苏卫视的《非常了得》,依旧延续孟非的符号化特征等。这些随时可以被置换出的要素,成为品牌衰落过程中依旧具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为厦门电视台陈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