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随礼逐渐有“低龄化”趋势,进入适婚年龄的“80后”“90后”也成了结婚随礼的主力军。其中有的人不得不向同学借钱,或求助于父母。
在北京中关村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刘小娟说:“几个婚礼一去,银行卡就得透支了。礼金数额一路看涨,真让人吃不消。真怀念我爸妈结婚那会儿,送个暖壶、床单啥的,不也挺好吗?现在随礼的确变了味。”
如今的随礼之风在越刮越猛的同时,也衍生出各种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类型。早先的人情消费无非是婚丧嫁娶,孩子过满月等,而现在则早已超出了这个范畴,增加了百日宴、周岁宴、寿辰宴、升迁宴、开业宴、出书宴、升学宴、结婚周年庆典等。
“新房子搬迁给你信,你也得随礼;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也得随礼。”曾听到几位熟人共同感叹,很多人对形式多样的宴请有苦难言。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城市家庭年进账70876元,人情支出远大于人情收入。其中数据显示,中国家庭人情支出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6051元,占总收入比的22.1%。
“随礼太多了,也就感受不到喜事的幸福感了。”记者在兰州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有8位表示希望能对有喜事的人说声祝福——“显得有人情味儿。”
然而,大多数人碍于面子,仍无奈随礼,导致一般城乡家庭要把年收入的20%至25%用来应付人情,有的家庭甚至更高,这种人情风令许多家庭不堪重负。随礼不仅增加了随礼者的负担,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庸俗化。
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含琳表示,自古以来中国都将“礼”字当先,礼仪之邦、礼尚往来等词汇流传至今。人与人之间,为了增进友情,传情达意也都借用“礼”这条纽带来表达心意。过去的“礼”,不仅仅是金钱,平民百姓家庭用衣服、用食物来表达心意。就连四十几年前,为祝贺一对新人的新婚,不是也送过暖水瓶和脸盆吗?可时至今日,人们对于“礼”的含义似乎越来越模糊了。“礼”成了互相攀比、相互找平衡的一种手段。
培根曾说过,没有情义的社会就是一片繁华的沙漠。李含琳认为,在礼尚往来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融洽,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应该正确认识人情消费,并不应该把心思放在随礼的轻重上。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购买或亲自动手制作礼品,这种“人情消费”才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