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三问黄河公路大桥收费问题 经营权转移欠透明

2012-10-08 10:58: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字号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开始永久停止收费。而这应该在16年前就开始了。这座大桥建成并投入使用了26年,其中,超期收费了16年。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叶海林进行点评。

  叶海林:从1986年算起,黄河公路大桥已经有26年的收费历史。有关部门披露说,1996年当初贷款1.78亿的桥梁就已经还完了贷款,之后都属于超期收费,多收费了十几亿之多。这个消息公布出来后,公众们自然关心的是,超期收费的钱到哪儿去了?

  我们很自然地提出第一个问题,1996年已经还清贷款,2000年又改为经营性收费公路,这就有跟进的问题。在1996年还清贷款到2000年改为经营性收费公路期间,这四年的收入去了哪里,是不是应该向公众公布?1996年之后,公路的经营主体并没有改变,但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借贷修路、收费还钱,之后是纯粹的经营性收费,但在没有企业作为主体经营的情况下,这部分费用有没有被监管,这是跟进性问题。

  第二,2000年这条桥梁改为经营性收费公路,实际上是归属了中原高速公路公司,这是一家上市的股份公司。2000年以后的这12年期间,桥梁的收费很容易找到各种各样的数据支撑,因为上市公司要披露财报,也包括收费项目本身的损益情况。但问题在于,2000年时,中原高速公路公司是用怎样的价格取得了这条公路的收费权,它向谁支付了购买成本,这部分收入是不是也应该向公众公布?毕竟从一个政府贷款项目转向经营性收费公路项目,经营权的转移要产生相当大的利益,这个利益到底哪些人经手,能不能公布清楚,这是第二个跟进的问题。

  第三,2012年宣布桥梁公路取消收费,不是中原高速公路公司而是河南省交通厅,而且河南省交通厅还对外公布了,取消收费后,300名相关从业人员的安置也已经解决。为什么是河南省交通厅来出面宣布解决了300名工作人员的安置问题?这300名工作人员并不是河南省交通厅的工作人员,严格地说是中原高速公路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安置应该由中原公司解决,为什么是由河南省交通厅来代为宣布?这个代为宣布,本身说明了至少在目前,中原高速公司和河南省交通厅之间还有一些账目没有结清,就像河南省交通厅正在研究如何完成对中原高速公司项目的资产收购问题。这又是一次资产收购,同样涉及了一大笔钱,这笔钱的去向也是我们要关心的。

  郑州黄河大桥免费以后,问题并没有结束。河南省交通厅正在研究如何保证中原高速股民的利益,我们要反过来提另外一件事,就是在保证中原高速股民利益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国有资产不再进行再一轮流失。这条公路线的免费方式,最可能的是河南省交通厅以政府出资的方式向中原高速回购郑州黄河大桥的收费管理权,然后再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也就是说,中原高速会从河南省交通厅手中获得一笔经营权转移所产生的收入。

  现在的问题在于,这笔收入到底是多少才合适,这也是需要向公众进行公开的事项,因为这毕竟涉及到了国有资产的转移支付问题。媒体报道说,从中原高速近两年定期报告披露的信息来看,经营郑新黄河大桥并未给上市公司带来盈利。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黄河大桥年内营业收入是2904万,而营业成本高达5600万,2012年的上半年营业收入是1628万,营业成本则为2757万,中原高速是负资产。从负资产的角度来说,公司剥离负资产实际上是把公司负担转移给了政府,政府是在帮中原高速解决资产负债。

  我们把这个前提建立起来,就要提出问题,河南省交通厅为什么还要付中原高速资产评估的某一笔钱来购回经营所有权?这笔钱如何付起?如果政府出资购买亏损资产,它到底应该收多少钱?这个问题值得媒体进一步关注。

  1996年还清了贷款,1996年到2000年继续以还贷款为名收费,这笔钱哪儿去了?2000年改为经营性收费公路时,有关公司向政府支付了多少转让款?2012年要回购这笔费用时,对回购亏损资产,河南省交通厅要支付多少国有资产也是一个问题。这三笔钱说不清楚,恐怕黄河大桥免费会成为我们心中长久的疙瘩。种种做法始终不能让公众满意的根本原因在于每一次经营权转移,透明性都是有所欠缺的,而做不到透明,事后所有解释都很难让人感到满意,都跟难服众。

[作者:何敏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