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华媒:中国司改白皮书重保障人权 助消解外界误读

2012-10-10 10:54: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10月10日电 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首部司法改革白皮书。海外华文媒体对此发表多篇文章予以解读,其中司法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意义是它们最关注的焦点。舆论普遍认为白皮书的最大亮点是加强人权保障,而将专业的问题通俗化则体现了中国对司法改革的务实精神,有助消解外界误判。

遏制刑讯逼供 加强人权保障是最大亮点

    香港《文汇报》文章引述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专家熊秋红的话称,加强人权保障领域、遏制刑讯逼供等举措是白皮书的最大亮点,作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中央此番做出公开且详细的说明,这有助于增强外界对中国司法改革的认识和了解,亦有助于消除外界对中国司法改革的误读。

  香港《大公报》文章关注如何防止冤假错案问题。文章称,不少冤假错案的陆续披露使国家的司法公信力饱受质疑。未来司法体制改革如何防止?响应《大公报》提问,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坦言,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是冤假错案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修改刑事诉讼法,完善刑事证据制度,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明确采用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手段搜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承认存在问题 中国研究劳教制度改革方案》则关注中国的劳教制度。文章称,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就司法改革问题发布《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加强人权保障是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坦言:“劳教制度的一些规定和认定程序存在问题。”改革劳教制度已形成社会共识。

绝不照搬外国 华媒最关注中国司法改革思路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文章称,中国大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这是大陆首次针对司法改革问题发表白皮书。

  台湾《旺报》文章称,谈到大陆司法改革方向,该办公室负责人姜伟指出,对大陆的问题,只能用中国的智能和中国的方法解决,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和制度会适得其反。

  该报称,对于大陆的司改,引起不少境外媒体的关注。尤其,外国媒体都把矛头指向大陆司法的独立性问题。姜伟对于该敏感话题,态度十分坚决。他说,基本国情,是推进大陆司法改革的现实基础和前提条件。

  香港中通社发表特稿《中国首部司法改革白皮书隐现未来政改思路》指出,此次白皮书首次将“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权力”作为司法改革的根本目标,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认为,这表明官方已对司法改革的方向性、原则性问题定调。

  台湾“中央社”文章注意到有港媒提出大陆司法制度改革容易存在自上而下改革的现象,大陆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回应称,自上而下改革,是“各国司法制度共同遵循规律”。

  香港《大公报》文章也同样关注司法制度改革自上而下的问题。该报引述北京理工大学司法高等研究所主任徐昕的话称,要突破司法改革的瓶颈,须引入公众参与,上下互动,形成合力。

    文章称,徐昕建议,司法改革的文件、改革进程、效果评估等信息应透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全国人大可设立司法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家司法改革的决策机构,委员会应吸收法律学者、律师等民间人士参与。

专业的问题通俗化 体现务实精神助消解外界误读

    香港《文汇报》文章《专家解读:发表白皮书 助消除误读》引述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专家熊秋红的话称,白皮书尽量把专业的问题通俗化,让国内外读者都能看得懂,可见中央对司法改革的务实精神。白皮书发布的目的是为了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而不是进行专业的司法论述。

  该报另一篇文章称,白皮书首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了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表明中国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司法改革以及法治建设的了解、认同和支持。

  香港中通社文章称,此次白皮书罕见明确地将司法改革纳入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之中。何兵认为,从白皮书释放的信号来看,“未来政改或将从司法领域进行突破。”有分析人士表示,此次白皮书有助于提振外界对于中国政改的信心。

    香港明报发表专讯白皮书全文约1.8万字,是官方第一次介绍司法改革情况和成就。有分析指出,白皮书隐现未来政改思路。

[作者:丁文蕾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