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视力检测和急救课程后,学员便可进入驾校开始进行艰苦的理论学习和驾驶训练。
艰苦首先体现在德国交通规则理论的繁琐上。作为一个办事一板一眼、严格遵守规则的民族,德国人写出了洋洋洒洒几百页的交规教科书,内容涵盖了机械原理、行驶规则、交通标志和环境保护等关于汽车驾驶的方方面面,而通过理论考试则须熟练掌握题库中的近千道题目,其中包括:一滴汽油能够污染多少升饮用水?答案是600升。
不仅如此,准驾驶员们还必须熟记林林总总的交通标志,它们涵盖了行驶中会遇到的各种状况。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仅关于停车的交通标志就超过30个,无怪乎德语中甚至有“交通标志森林”这样一个形象的单词。
德国的交通规则虽然繁琐,却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驾驶过程中有章可循,因为只要人人都遵守规则,而规则又细致具体、不易误解,就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德国交规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套清晰明确的优先权规则。在没有交通灯的情况下,如果谁先到路口谁有先行权,势必会造成司机互相抢道的现象,轻则造成交通混乱、降低出行效率,重则发生交通事故、威胁人身安全。德国交规有着严格的主道优先原则,主道上的车辆享有先行权,就算辅道上的车已经到了路口,也必须乖乖让行。在没有主辅路之分的区域里,车辆则严格按照右侧来车先行的原则。
规则之多,不胜枚举,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在保证驾驶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交通顺畅。从开始学车的第一天起,安全意识就牢牢地印在驾驶者的脑海里,并通过实践不断重复,通过细节不断强化。比如,记者的驾校教练会亲自下车站在驾驶员的视觉盲区里,认真地说:“现在,你从后视镜里是不是看不到我了?记住,拐弯和换道时一定要扭头看看这个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