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年记忆:饥饿印象最深 帮人推磨换看书
作为经历过困难时期的“50后”,饥饿,是莫言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他也将这种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印记,写到了自己的多部作品之中。
莫言回忆说,自己刚懂事就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记忆中最深的就是饿,没有饭吃。那时候不但没有粮食,连野菜都吃光了。自己最早的记忆就是跟姐姐抢东西吃。当时大人吃野菜团子,有一种全是刺的很扎嘴,他咽不下去。奶奶就“赏赐”给莫言和姐姐每人一小片红薯干。那时才五、六岁的莫言,老觉得分给姐姐的那一片大。抢到手后觉得自己手里的小,于是又抢回来。如是抢了两次,莫言的姐姐就哭了。
在吃饭都困难的岁月,肉,更是想象中的美味。莫言长到十五、六岁时,才有生以来第一次“放开肚皮吃肉”。当时大队里杀猪,因为是“米粒猪”(米猪肉,即是患囊虫病的死猪肉,对人体危害很大。编辑注),所以很便宜,好多人抢购。莫言的父亲买了十几斤这样的肉,才让孩子们有了一次罕见的吃肉经历。
年少时失去读中学机会的莫言,当时正式的学历就是小学五年级。因为年纪比同学小,莫言第一年上学时非常痛苦和恐惧,一下课就往家跑。这种情况在第二年时有所好转,因为他的学习成绩慢慢好起来,老师也开始表扬他。
小学三年级开始,莫言开始显露出写作上的才华。他还记得,自己第一篇引起老师注意的,是一篇写“五一”体育运动会的作文。有的同学写流水账,莫言只重点写了篮球比赛,其他的没写。老师评价他的作文写得好,当成范文在班上读。
那件事一下子激起莫言写作文的热情。后来他的作文每次都会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有时候甚至被拿到临近的农业中学去,让中学生学习。
尽管热爱阅读,莫言小时候能接触书的机会并不容易。他曾经在与台湾作家交流时说:你用眼睛看书的时候,我在用耳朵“阅读”。
“阅读”什么?听老人讲各种故事,鬼怪妖狐、历史传奇、土匪好汉,哪个地方曾经有过战斗,哪个地方曾经出现过奇怪的人物,哪个地方发生过灾难等等。这些后来都变成莫言小说的素材,他把听到的基本都写到了小说里。
莫言将那些年留下来的经验称之为“害怕”,因此恐惧感在他早期的小说里表现得很充分。
他认为,如果不是后来搞文学,自己年少时十几年的农村生活经验,就没什么用处。但放在文学创作中,就非常宝贵。“我想这也是构成我的小说和其他人小说风格不一样的重要原因。如果我读着经典名著长大,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作家了。”莫言说。
为了读书,莫言付出了不少代价。他发现一个同学家里有套绘图本的《封神演义》,就去帮人家推磨。那时候农村吃饭自家要有个小石磨,用来粉碎粮食。那是最令孩子们反感的劳动,但是一天不推磨就没饭吃。所以,放学以后,父母亲在生产队劳动,孩子就在家里推磨。
莫言说,那个小孩也很霸道,会对自己说“你推10圈看一页,再推10圈看一页。”
还有一次,莫言借了别人的《青春之歌》,对方要求第二天就归还。他于是抱着书就钻进草垛看,不顾家里养着的羊,宁愿晚上挨揍,也要把书看完。
莫言对母亲当年的开明非常感激。他回忆说,只要是自己在学习方面要钱,母亲都会支持。有次他想买一套《中国通史简编》,价格是四块五。那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母亲问他买了之后能不能保证念,莫言自然回答说会念。颇为犯愁的母亲,还是从手巾包里拿出了五块钱给他。莫言后来也确实认真读了那套书。
克服种种困难的莫言,很快就把周围十几个村庄的书都看了一遍。这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最初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