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莫言老家拟花千万种万亩红高粱 官方:赔本也要种/图

2012-10-18 07:22:47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山东高密报道

    范珲发愁的是如何种出万亩红高粱。在莫言的家乡,由于收益太少,高密当地的农民已不种红高粱。如同血海一般连绵不绝的红高粱早已成为记忆中的景象。

“我估摸着一年要投入一千万”,莫言老家所在辖区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范珲说,“钱从哪里来?”

    不过,他说自己丝毫不会犹豫,“赔本也要种”。

    这一系列设想,都与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有关。

    高密的“腰杆”

    高密诗人李丹平说,高密再也不是以前的高密了,“它是中国的文学高地,国家的圣地”

    高密酒桌上有了一条新规矩。

    莫言文学馆馆长毛维杰说,最近高密人在一起聚会。第一杯酒,肯定是“先为莫言老师获奖干一杯”。

    这段日子,在他看来,早上高密人走在大街上,精神头都不一样,“带劲”。

    高密的出租车司机,也喜欢和记者谈起莫言。一名出租车司机迅速地背出莫言家几门几号,得意地说“他和我同学的老婆是一个村的”。出租车上的电台不时有人询问莫言旧居怎么走。

    在新华书店,莫言的小说专柜空了。小书店贴出了预订莫言书籍的牌子。一本从未听说过的杂志,因为最后一页有莫言的照片被放在了书架的显著位置。

    高密大街上挂了很多祝贺莫言获奖的横幅,在“莫言迷”张守云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应该从青岛机场一路挂过来”。

    文化馆的一条横幅颇有意味,“莫言获大奖,中国很高兴”。

    在高密,“中国”和“世界”这两天不断地被提及。在莫言获奖的文化界座谈会上,有人提出,要淡化潍坊高密,多说“中国高密”。

    以前出省不好意思说是高密的,“以后大大方方的,腰杆挺直了,俺是高密的”。

    高密一家旅行社的总经理杨连才说,以后描述高密的地理位置时,再也不用说是紧邻青岛,是青岛的后花园了。

    他开起玩笑,说不定以后青岛宣传语会成为,“紧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故乡”。

    高密变了。

    高密诗人李丹平说,高密再也不是以前的高密了,“它是中国的文学高地,国家的圣地”。

[作者:首席记者 张寒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