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郑州10月19日电(汤荔)10月18日,河南全省法院通过法院注册微博群“豫法阳光”集中接访当事人,引起网友强烈围观。记者19日获知,18日当天就有8千多条微博参与到当日的接访互动中,法官政务“微时代”引发网民热议。
此前,河南省高院公开披露,称河南法院“豫法阳光”新浪微博18日将通过全省法院“豫法阳光”群集中接访当事人,当事人可以通过微博、评论或者微博长文、“私信”等形式向法院反映问题,也可以和所在法院微博接访人员沟通、陈述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
当天,河南全省各法院分管立案信访的院领导,带领微博接访人员全天守候,对当事人通过微博反映的问题,能解答的在微博中回复,不能及时解答的“预回复”,告诉当事人走什么程序,事情会如何处理,帮助当事人走出长期上访的困惑。得不到回复的,当事人可以发微博批评,也可以通过“豫法阳光”实名举报。
此举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18日当天就有8千多条微博参与到当日的接访互动中,其中大量微博是当事人咨询案件。不少网友认为这是法官政务公开的一大进步,网友颜金平发微博说“阳光法治才有阳光法院。”
网络问政对于河南省法院来说并不是首次,裁判文书上网、网评法院、网上调解室,过去几年,河南法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多项网络民意沟通举措。截至目前,全省183家三级法院全部开通网络。2011年7月份,为了充分利用微博快捷、互动、公开、透明的特质,河南省高院开通了官方微博“豫法阳光”。迄今粉丝超过百万,在全国法院微博中排名第二。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认为,用微博接访为当事人提供了便利快捷的反映诉求的通道。以前当事人跑上百里的路,到法院只为了说上一句话,递上一份材料,现在用微博跟法官对话,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在他看来,微博这一平台更能满足群众对司法公开的现实需要。
“微博接访其可贵之处在于,政府部门愿意放下身段,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利用新媒体工具,来倾听群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畅通意见表达,引进对话机制,”一直致力于网络传播研究的郑州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张淑华,当天也特意关注了河南法院的微博接访。她认为这是一次非常珍贵的“试水”,这种低姿态的背后是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其意义不仅在于将新媒体的便捷性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更在于其赋予了百姓眼中“高高在上”的法院以贴近、亲民、家常等特点,变得亲切可感。
尽管大部分网友对于这种微博接访的形式表示认可,但是还是有部分网友表示,支持微博接访,但是接访效果还有待观察。网友“杭州风声”说,除了赞扬之声,还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网友“千色冰”则在微博中表示希望能够真正开通一条“微薄透明版办案渠道””,不仅仅是在今天一天,希望能够形成常态。
对此张淑华认为,为了避免微博接访成为法院系统内部的“自娱自乐”,应该尽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进来。“怎样避免被人诟病为‘作秀’,还需要大量长期的、琐碎的工作,”张淑华认为,面对这种法官政务“微时代”,更需要去探索一套切实有效的运作模式,譬如怎样做到内容更新及时,信息储备充分,对反映的问题做及时有效的应对,对于短期处理不了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态度等,对百姓的批评性意见要有心理准备,以包容、宽容的心态,进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理调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