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负责人在记者招待会上介绍民生工作
符合条件农民工可在城市落户
十八大新闻中心今天(12日)举办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姜伟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朱之鑫,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周生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民生领域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国登记失业人数有所增加
在回答当前经济增速趋缓是否会对就业产生影响这一问题时,杨志明说,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9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从监测情况看,近期没有出现企业普遍性有规模裁员和农民工大规模集中返乡现象,但经济增速趋缓对就业的影响开始显现。城镇新增就业增幅自4月以来有所下降,企业招聘岗位有所减少,全国登记失业人数有所增加。下一步,相关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第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包括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第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引导更多大学毕业生到急需的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创业;第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第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将上亿农民工由普通工培养为技工。
在回答关于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问题时,杨志明形象地说,维护权益主要是努力做到“十有”:进城有工作、劳动有合同、上岗有培训、干活有报酬、参保有办法、住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生活有文化、子女有教育和发展有目标。通过提升、创新、发展,实现大部分农民工由普工转变为技工,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市就地落户,部分转为新市民。国务院已经在这方面作了部署,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工进城落户。比如农民工在县城所在地半年以上稳定就业的就可以申请落户;在中小城市稳定就业3年以上的,并符合其他条件,也可以申请落户;在大城市落户要符合特定的条件。
医改进入攻坚关键期
朱之鑫表示,2009年4月,中国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医改,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医疗保障网,使中国13亿多人病有所医的问题有了基本保障。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基层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得到很大实惠。
他说,当前医改已经进入了一个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深化医改,今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医改规划。下一步医改要重点推动三方面的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要以县级医院为重点,提升服务能力和实施管理运行方面的综合改革,力争使90%的群众看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解决。另外,城市大医院的改革正在进行试点。总的想法是,要破除以药补医这个关键的矛盾点,并全面推行便民措施,降低群众看病费用,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明年保障房不低于500万套
姜伟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明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会低于500万套。
姜伟新介绍,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展顺利,中央政府定的是“十二五”期间要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2011年已经开工了1000万套,今年开工了700多万套,明年计划开工数量正在研究当中。
对于一些城市出现住宅成交量回升的趋势,姜伟新表示,成交量回升本身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看成交量的同时一定要看房价趋势,如果成交量大幅上升,房价也大幅上升,要特别提高警惕。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和核心任务,是要防止房价过高、过快上涨,防止投资投机性购房。
环境局部好转形势仍严峻
周生贤说,就环保工作来讲,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就出现了,呈现结构性、叠加性、压缩性、复合性。中国环境保护状况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
周生贤说,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美丽中国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核心问题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周生贤还说,美丽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第一,从战略的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第二,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第三,从环境的角度,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 (记者叶晓楠、潘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