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澳版“重返亚洲”白皮书
白皮书标志着澳大利亚战略重心的重大转变,对今后大洋洲与亚洲的关系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中国与亚洲崛起、美国“重返亚洲”的国际背景下,作为传统西方世界一员的澳大利亚也终于作出了战略政策的重要调整。10月28日,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正式发布了《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白皮书,强调今后发展与亚洲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并将其升格为2025年之前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白皮书标志着澳大利亚战略重心的重大转变,堪称澳版“重返亚洲”政策,对今后大洋洲与亚洲的关系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亚洲世纪”是新白皮书的主题词,也是它的最大亮点。其内涵在于肯定亚洲崛起的事实、看好其发展态势,决意将澳大利亚经济与亚洲经济捆绑在一起,将澳国家经济利益与亚洲经济利益融合在一起。“亚洲将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中产阶级的家园”,他们“富有且具有流动性”。这一判断不仅新颖而大胆,而且堪称是整个白皮书为澳大利亚所作的战略选择的逻辑起点。它把亚洲崛起作为事实进行了确认,并充分肯定其继续发展的态势。这样无所保留的判断比亚洲国家本身更为高调,让人耳目一新。
白皮书共分九章,长达320页,研究和写作时间历时近一年,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了亚洲崛起的事实及未来的展望,强调澳大利亚与亚洲崛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到2025年的国家发展目标,设定“人均实际国民收入将从2012年的62000澳元达到73000澳元、人均GDP从世界第13位跃进到前十位”等25项目标,为此要实现“经济上与亚洲的深入融合,双方贸易将从目前占GDP的1/4提高到1/3以上”。二是从经济发展、地区合作、外交关系、社会文化等方面具体提出了加强与亚洲国家关系的具体途径。
针对2006年霍华德政府实施“亲近欧美”政策,大幅缩减了亚洲研究与学习经费的现实,白皮书强调对亚洲文化理解的重要性,明确表示“中国、印度、印尼、日本、韩国”是对于澳大利亚最重要的亚洲国家,要求“亚洲学习和研究将是澳大利亚学校课程的核心部分;所有学生都将有机会学习一种首要的亚洲语言:中文(普通话)、印地语、印度尼西亚语和日语;不久的未来从国家领导者到商界人士、政府官员将有1/3具有丰富的亚洲经验和知识”。
亚洲崛起的现实是澳政策调整的直接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目前,亚洲人口约占全球的45%,经济总量占世界的30%以上,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也超过30%。去年5月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更预测,到2050年亚洲经济总量将达到全球经济规模的一半。如何搭上亚洲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就成了澳大利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已经越来越感受到来自亚洲国家的经济压力,就在白皮书发表前不久,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CPA)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改革创新、自身竞争力以及和亚洲地区互动方面,澳大利亚都输给了中国和印度。有专家强调,如果澳大利亚继续固步自封、自鸣得意,将失去在亚洲的竞争力,在经济层面陷入更加孤立的状态。为此,白皮书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澳大利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判断与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体现在政策上,更应反映在国民心理上,正如白皮书的参与者、资深外交官理查德·伍尔科特主张的那样:“澳大利亚国民心理应该有根本性的转变,更贴近亚洲而不是紧紧抱着与美英、欧洲的历史渊源不放。”
由此可见,白皮书的出台,不是吉拉德政府的突发奇想,而是澳大利亚在亚洲崛起的现实背景下的顺势而为。在澳大利亚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担心,目前澳与美、中在安全上和经济上存在的分裂性的纽带关系,在中美关系和顺时没有问题,而如果中美关系变得紧张,澳大利亚将会被夹在中间。“澳大利亚当今面临的最要紧和最紧迫的外交政策和战略选择问题是如何在美国和崛起的中国之间确定一个恰当、适时的平衡。”正如吉拉德总理所说的那样:“澳大利亚的成功取决于选择,而非机遇。”而白皮书的出台,表明吉拉德政府已经厘清了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至少已经解决了自己在认知上对于这两组关系的平衡问题。“澳大利亚与美国的联盟以及美国在亚洲强大的存在将有助于地区稳定,而中国在地区发展中的全面参与也会促进地区稳定。”
白皮书的出台充分说明,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特殊的亚太国家,试图站在东西方之间,通过平衡美国与亚洲的关系,在进一步稳固自身影响力的同时,还要力图发挥桥梁的作用。澳大利亚的成功或许就与它这种主动正视现实、关注变化、锐意选择的精神有关。
民调显示,大部分澳大利亚民众对白皮书所提出的国家目标是赞成和接受的。但也不乏批评者,一些人认为白皮书仅仅提出了空洞的口号,更糟的是政府过去的实际做法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CNN援引反对党领袖托尼·艾伯特的话说:“目标值得鼓掌,不过没什么具体措施,更无任何配套资金的具体承诺。”对此,吉拉德表示,政府将增加一个新的“亚洲世纪政策”部门,协调和统领相关的改革。她坚称:“这是一个比我们此前见过的计划都更加深远的计划。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政府报告,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政府政策。”(崔越 牛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