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
幼儿园里童谣教得少,书店里纯正童谣也成稀缺
李女士家女儿同样也上幼儿园中班,她说幼儿园教的儿歌倒是很多,女儿回家经常唱,但童谣就不怎么多了。“老师说一个学期也就教两首吧”。游府西街幼儿园的李园长也告诉记者,童谣只是作为孩子语言课的一部分,其他还有儿歌、故事、表演等不同的形式,“一年下来,儿歌也只教几首,童谣就更少了”。
随后记者走访了南京两家大型的图书店,在新华书店,在众多的诗词、故事、儿歌书当中,有一本大红色封面装帧的童谣书《最爱中华老童谣》,分为“游戏”“节日”“幽默”三篇,共44首,每首都配上传统插画。此外还有《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以及《中文童谣》,其中内容多有重合。另外还有一本50首的《英文童谣》。
在大众书局中,记者在儿童文学区,并没找到任何一本以“童谣”命名的书籍,幼儿读物区,只有《中文儿歌》和《英文儿歌》,其中包含一些童谣。工作人员潘小姐告诉记者,儿歌和故事书要比童谣的书多多了。
中西方童谣对比
西方童谣不乏灰色,但引进童谣多轻松富有童趣
在陈女士发帖后,就有网友很快跟帖解释,欧洲很多儿歌很黑暗甚至恐怖,并举例《鹅妈妈》童谣。网友“玻璃心”还详细地解释起《伦敦桥》的沉重背景,“一首充满悲剧色彩的民谣唱说着伦敦桥的沧桑历史,伦敦桥是泰晤士河上资格最老的桥,难逃苍老的命运,逐渐显露了颓败的迹象,便流传了这样一首充满悲剧色彩的民谣。”
记者联系到这位网友王老师,她是南京军区某幼儿园老师,从事幼儿语言研究与一线教育已经有20多年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谣,一般是美好的、温馨的、幽默的。但西方的很多童谣初听会觉得充满了暴力和诡异,其实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也不乏哲理和历史背景。”她再次提到了《鹅妈妈》童谣。记者发现几乎每一则都有“死亡、杀、血”等字样,王老师解释这个童谣的血腥、暴力和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关。
记者在书店看到的为数不多的英文童谣除了收录《伦敦桥》,还有《两只老虎》、《小星星》等,但这些也都以轻松富有童趣为主。记者随后又在南京实验幼儿园马园长的协助下做了一项调查,对象为全园9个班级。每个班仍以中文童谣为主,引进的外国童谣,最多为4首,最少的为0首,有的上了3年的大班只教过1首。马园长也介绍,在选择时,还是以轻松、押韵、有童趣为主。王老师也认同此观点,“孩子是幼小的,需要保护的,不敢描述太多的阴暗面,怕吓着孩子。而西方社会则会大大方方地和孩子谈到出生、死亡。”
资深幼儿语言老师
童谣断代可能和经济利益有关,新作难再口口相传成经典
在采访中,家长以及一些老师并不太能分得清儿歌与童谣的区别。王老师解释,“童谣一般来说是民间流传的,年代久远,并且会有不同的版本,大多数找不到作者,以口头语和方言为主”;而儿歌属于文学作品,结构比较规范,大部分使用书面语言。王老师说,童谣在幼儿各科教育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好帮手,提高语言能力,帮助记忆,“如小班宝宝学习扣扣子:小老鼠,钻洞子,小朋友初学画人脸时,老师会边画边念:一口大锅,两个把子,锅里煮着水,三个饺子。童谣念完了,一个可爱的大头娃娃也画了出来”。
在对不同的幼儿园的采访中,老师都表示平时教学中使用到的童谣,多是之前流传很久的,或者从网上找到的。王老师也认可,新产生的童谣的确有所减少,“童谣的断代可能和经济利益有关”。很多幼儿教师也会自己创编,基本都是随机的,没有做过特别的记录,“一般是按原作结构仿编,比如《幸福的家》;有的加入自己的经验,继续编出下一小节内容,比如《春天的颜色》。”只是流传渠道不通畅,属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传统比较经典的如“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前看大戏”,这些都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而不是现在的课堂、书本、影像等途径。 记者 陈婧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