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式扩张
易“注水”
实施名校集团化,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备受各地重视,成为均衡教育资源的一种有益探索。但一些业内专家提醒,各地在推行中小学教育集团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强行“拉郎配”、集团化过快扩张、激励机制不配套等问题。
据了解,在杭州教育集团推行之初,有的区一夜之间就出现了8个教育集团,甚至“有的校长都不知道自己学校已经换了牌子”。杭州市笕桥小学2004年被并入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但后来由于与核心学校的管理方式与文化难以融合,于2010年又拆分为独立法人。受访的多位老师认为,集团组建时的“拉郎配”是导致学校文化难以融合甚至内耗的最主要原因。
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学校内在的扩张冲动使得集团化发展速度过快,教师培养无法满足需求。还有一些学校发展成教育集团后,管理难以跟上,没有建立起法人和专业治理结构。
在采访调研中,一些名校校长也向本刊记者坦承,扩张的确会给学校运转带来一定压力。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左华荣说,成都的名校集团中,“领办型”是一种常见的模式,即派出名校中层以上的几名干部到弱校中担任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等职务。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集团内的干部队伍建设得好,名校帮助弱校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干部队伍不行,名校资源就容易被稀释甚至把学校搞垮。成都石室中学党委书记韩晏也表示:“校长和老师派出太多,从管理班子上来说有些吃力,我们只能多提些校长助理,多少有些影响。”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认为,应控制教育集团规模,充分发挥核心优质学校的优势,防止“浓茶变淡茶”。北京小学自2011年9月成立教育集团以来,成员学校数量就一直控制在“四校一园”(四所小学、一所幼儿园)的规模。
不少校长和教育部门管理者则认为,教育集团化有时反而有利于增加名校教师的发展空间,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据深圳实验教育集团管委会主任、深圳实验学校校长曹衍清介绍,深圳实验学校学生交响乐团的成功,就得益于“集团”形成的合力。该校交响乐团是目前深圳学生交响乐团中各声部最完整、乐器配置精良的大型学生乐团,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演出交流,并成为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第一支中国学生乐队。
浙江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认为,名校集团化模式应该以一体化的紧密型组合为主,努力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法人、统一财务、统一人事、统一管理。要在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教育集团的合理规模,避免盲目的求大、求全取向。
浙江省教育厅依据对杭州市的调查认为,一个教育集团的成员校(区)数以3至4个为宜,集团在校生规模以2000至3000人为宜,班级数以40至60个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