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北京亚之杰奥迪店遭遇花乡政府强拆,这被企业定义为十八大召开后,京城首例强拆事件。
大红的“给碗饭吃”的条幅无法阻挡被拆迁的脚步,是“坐地要价”还是“被强拆”其实都不再重要,这背后凸显的是汽车流通业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之困。
近年来,“被拆迁”已经成为汽车经销商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今年8月底,位于北京海淀区的昌河铃木4S店也被强拆,而在外地,经销店甚至汽车园被拆迁都不是新闻。
“国内很多4S店的用地手续都不符合法规。因为是商业,规定要么自己取得商业用地手续然后在上面自建4S店,要么租用正规商业开发的店面都可以。而实际上大部分要么是租用农村集体的土地或者在政府闲置用地上,如果有一天政府想到这个地要做什么了,一声收回,连赔付都保证不了……”一位行业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显然,4S店随机地布局发展,已经暴露出问题,日益庞大的汽车市场与经销商用地难的矛盾正日益尖锐。
并非个案
在被拆迁的4S店中,亚之杰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记者获知,北京亚之杰于2000年8月与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农业总公司签署租期3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此后,北京亚之杰投资上亿元人民币在租用的土地上建成了奥迪、一汽-大众两家汽车4S店,10年来累计缴纳各项税费3亿元。其中奥迪店属于夏家胡同村产业用地范围;其余部分属于拟挂牌上市出让地块范围。
由于一汽-大众店在上市出让地块范围内,在地租赁期未满的情况下,亚之杰此前搬迁了这家4S店,同时,为此关闭了旗下福特4S店,并投入巨资将其改建作为一汽-大众店的经营场地。而对于奥迪店,双方并未达成协议,才有被“强拆”的一幕。
与此类似的状况在今年4月份也在西安上演。一家名为陕西江铃全顺汽车经销店被挖掘机直接推倒,而在一年前,长沙万家丽路“汽车走廊”6家知名品牌4S店遭强拆事件引起网络和媒体关注,据报道,这些经销店在以前港交会被热情招商引资,7年后政府要将他们的6家汽车4S店企业项目整体拆除,进行新的规划(据说是用于开发房产)。再向前推,南京华兴奥迪专卖店也被拆迁,很多奥迪新车都被损坏……
放眼国内,这样的情况已经是不胜枚举。“广州90%的汽车卖场或4S店都属于临时建筑。”广州汽车销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熊双麟此前采访时表示。这无疑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其实只是汽车经销商用地难的冰山一角,大部分经销商集团手中至少有5个项目因为土地问题没法实施,随时面临被厂家取消资格的风险。”这意味着多个汽车经销店和汽车城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处于岌岌可危的困境之中。
土地原罪
在记者调查中发现,不少在营业的4S店大部分都属于临时建筑的性质,自有土地少之又少,这让经销商感到很没有安全感,这甚至引起对于下一步投资的观望。
“临建”是指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等永久性结构形式的临时建筑,它们必须要在政府批准使用的期限内拆除的。“动辄投资上千万甚至三四千万元的4S店居然是政府说拆就拆的临建,说拆就得拆,说收回去就收回去了,你的损失找谁去赔?”这已经成为很多经销商的困惑。
由于厂家要求展厅升级,不得不再次投入几百万元进行扩建装修。尽管短期内相信经营场所不会有变化,但签约年限不够,而投资又大,经销商们还是觉得没有保障。
对于厂家而言,在汽车经销商申请品牌授权时,除了综合条件要符合外,土地的属性和地段已然成为了经销商发展最重要的筹码。“如果有两家同等水平的经销商申请,我们肯定会优先考虑土地比较稳定,如租期更长或自有土地的经销商。”某汽车品牌区域负责人表示。
对于经销商而言,其实也更愿意找到一块合法稳定的地段经营,但这并非易事。北京长久汽车计划在广州建设沃尔沃4S店,但找了近半年的地,至今建店地址还没有完全落实。 事实上,4S店的筹建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要在规定区域找到一块合适的“熟地”很难。
经营4S店土地回报率不高成为主要关键因素。相对于动辄就两三万一平方米建成几十层的房地产而言,做汽车卖场几百元一平方米的出租费,相比起房地产实在是收益甚微。这也成为近年来4S店“被拆迁”以及难以审批的重要原因。
特定的国情下,经销商用地难的问题正在凸显,汽车流通业如何摆脱土地桎梏,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关注。(记者 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