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消费竞争环境急剧变革 国内车市告别"青春期"

2013-01-01 14:47:00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  

  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过去的一年是戏剧性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汽车行业不仅有扣人心弦的精彩大事,也充斥着令人不安的变动格局。

  2012年,是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低速增长期的第二年。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显示,2012年前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03%。尽管2012年12月的汽车销量数据还未公布,但从前11月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年我国汽车将超越2000万辆已不成问题。

  回顾2012年,汽车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动趋势与格局:2012年日系车下半年销量遭遇滑铁卢;原本不被看好的自主品牌汽车在下半年业绩一路回升,海外出口更是稳健发力增长;另外2012年豪华车市场更是首次出现价格战使得豪车经销商压力空前。行业层面,2012年外资品牌无疑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竞争,多家车企加大扩产投资;菲亚特、三菱再次国产,豪华品牌英菲尼迪也宣布实现了国产;与此同时,德系品牌宝马、奔驰、大众均进行了重大人事调整;在日系车销量下滑后,原有的德、日、韩、自主品牌市场格局有了新的变化。

  正是这些变化,使得2012年的汽车市场格外与众不同,市场变革与调整时刻存在。在2012年12月29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汽车分论坛上,中国经济时报社党委书记、副社长李小千形容全年的汽车市场形势为:“2012年是中国汽车市场深度调整的一年。 ”随着2013年的到来,这种深度的变革对未来的汽车市场会产生的影响值得追寻和探讨。

  合资的竞争与自主机遇

  虽然处于低速增长期,但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更为激烈,无论是汽车的产品竞争还是战略竞争。

  2012年,几乎所有的合资品牌都加大了在国内市场的产品投放力度,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的推出也让市场的竞争到达高点。统计显示,2012年进口和合资品牌的新车型多达数百款。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方面,合资品牌更是采取多代同堂的模式,这也成为中国市场最为奇特的现象。

  与合资产品的多元化相比,合资车型对细分市场的深入更是让市场竞争白热化。目前市场上主流合资品牌中,对细分市场的占据成为各家车企的杀手锏。赛欧、雨燕、雅绅特等中低端车型不断深入乘用车细分领域,而广汽三菱劲炫、通用昂克拉、现代iX35和新胜达组合等车型也进一步深入到SUV市场,使得未来的SUV市场更为激烈。

  在产品的背后,也是合资品牌车企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大众与通用之间。自2004年将在华销量桂冠拱手相让通用汽车以来,大众汽车一直未能再领衔于中国车市。2012年11月,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约为27万辆,同比增长约22%,已超过此前的市场领跑者通用汽车。通用汽车11月的销量为26万辆,同比增长9.7%。

  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通用汽车在华销量为259万辆,而大众汽车则为253万辆,较去年同期的211万辆同比增长20.2%。颇有意思的是,2012年12月,大众汽车在市场的销量一路猛涨,大有超越通用的势头。此前有消息显示称,来自公安部的上牌数据显示大众全年或已实现夺冠。

  与合资品牌相比,2012年自主品牌在承受住多方压力的情况下,下半年逆势上扬。中汽协的数据显示,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3.8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79.6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降幅继续收窄。

  和自主品牌国内销量同样喜人的则是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取得佳绩。据统计,2012年11月汽车出口不错,比上年同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1-11月汽车共出口96.4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7.2%。不仅如此,2012年自主品牌企业的出口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从起初简单的整车出口转变为在当地投建工厂,进行本土化生产,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逐步成熟。

  豪华价格战与经销商压力

  在2012年的豪车领域,价格战成为豪华车最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进口豪华车混乱异常的降价,不少豪车品牌的降价幅度远远超过厂家规定的范围。

  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欧美汽车市场的低迷,在中国豪车市场增长的情况下,豪华整车厂家纷纷将原本国外的产量输送至中国市场,使得进口车的数量急剧增加。事实上,2012年中国的车市整体增速放缓,销售终端增长乏力已经成了车市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对进口车的市场需求和供应达到了一种平衡,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因此,进口车占据未来市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便是选择降价销售。豪车价格战带来的深远影响除了豪车品牌价格外,豪车经销商的库存也使其运营压力增加。经销商流通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豪车经销的压力空前,除了严重亏损外,一些豪车经销商甚至倒闭破产。

  2012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事实上不光是单一豪车经销商面临压力,一些大型经销商集团的压力也急剧增加。在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汽车分论坛上,国内最大的经销商集团庞大汽车董事长庞庆华就表示,2012年是他从业以来感觉压力最大的一年,这足可见全年经销商所面临的汽车流通行情。此前有调查数据称,在全国的数万家经销商中,仅有3成经销商表示实现盈利。

  格局之变

  2012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变局不仅仅表现在销售领域,也表现在行业层面。

  尽管前 11月,汽车市场整体只有4.03%的小幅增长,但在乘用车行业,乘用车仍然增长7.09%达到1403.24万辆的销量,这一庞大的增量对众多车企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力。所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投资势在必然。

  在投资中,大众、通用、日产及现代集团都成为快速扩张的领军者。大众集团2018年战略提出,将其在国内的量产规模提升至400万辆。东风日产不仅将在国内的量产规模提升至120万辆,还进一步导入了日产豪华品牌英菲尼迪,使得这一豪华品牌在国内最终实现国产。 2012年同时宣布实现全新国产并上市首款新车的还有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三菱。从两品牌的再次国产以及各自宣布的雄心战略来看,其更是瞄准了中国市场的长远目标。

  与加大中国市场投资和国产相比,提升中国市场地位也是各家车企的重要战略。2012年,通用、大众均重新调整了在华的高层,以期望在这一市场的业绩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样调整在华高层的还有德系豪华品牌宝马和奔驰,直接提升并加大中国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的意图更加明显。通过直接的人事调整,宝马期望在华销量能够实现超越奥迪,而奔驰更是意在调整在中国市场的管理,以确保追赶宝马、奥迪的整体战略。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众多外资品牌战略调整,中国市场的地位已经不可替代。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市场的成败甚至能够影响到多家车企的全球战略,如目前竞争激烈的全球“三大”——大众、通用、丰田。

  汽车社会的考验

  不管市场的未来情形如何,一项不容改变的事实却是,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我国开始逐渐进入汽车社会。与此同时,由于中国过快的增长速度以及庞大的增量,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优越的同时也相应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在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汽车分论坛上,盖世汽车研究院院长陈文凯直接表示,假设未来十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由目前的一亿辆增至三亿辆,那么交通拥堵、能源供应和环境压力都将是汽车社会不可承受之重。在这一系列问题和矛盾面前,如何既要保持人们拥有汽车的权利,又要合理地解决好众多问题和矛盾,不仅成为一道难题,也对我们今后的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更大的思考。

  在市场变革中,未来我们要合理地发展好汽车产业又该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呢?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关于汽车产业若干问题的讨论》中有所描述。刘世锦把我国的汽车产业划分为三个时期:即“青春期”(或快速增长期)、稳步增长期和成熟增长期(2020年以后)。他认为我国汽车市场自2011年之后开始步入稳步增长期。就汽车市场来说,“前些年青春期增长中需要汲取的一个教训是,政府政策应当减少(汽车行业)而不是加剧增长的波动。随着我国汽车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对汽车市场的把控更应持谨慎态度。 ”

  刘世锦表示,今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还将面临一系列艰巨任务,如结构优化和升级、技术进步、促进创新等。这就需要政府由过去较大程度上的“直接参与者”转变为“环境创造者”。汽车产业发展中与社会和环境发生的矛盾与问题,也应当通过互动中的更好发展得到解决,包括未来在新能源的战略上。(记者 曾才豪)

[作者:王珊珊  编辑:]

相关阅读